第1004页

李渊的心中暗暗地叹了口气,对着杨广行礼道:“臣遵旨。”

杨广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好,可当他再次看到对面的辽东城时,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征辽大军现在必须要撤离,那么这撤退也是一门学问,城中的高句丽军,是否还有余力追击?我军的这次撤退,会不会象上次在萨水那样,变成山崩式的惨败呢?”

宇文述满脸通红,低下了头,而薛世雄也是眉头深锁,这两个上次萨水崩时的当事人,一想到那可怕的惨景,仍然是心有余悸,所谓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即使是这两位名将,也不敢对此再发一言了。

李渊勾了勾嘴角,说道:“我军现在近百万大军,都在这辽东城下,若是一夜而退,肯定不行,也容易造成混乱,依臣的愚见,陛下应该故布疑阵,继续作出全力攻城的样子,而悄悄地率着主力精锐先撤,老弱残兵继之,断后的部队,则要留下精兵强将,以抵挡高句丽军可能的追击。全部过程,大约需要持续十天以上。臣不才,愿率精兵断后,为陛下分忧。”

杨广眨了眨眼睛,没有马上开口,转而对宇文述说道:“宇文将军,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宇文述叹了口气,说道:“上回老臣萨水大败,无颜见人,那次老臣是被高句丽军千里追杀,最后是靠了骑兵马快才逃了回来,可这次我军百万大军,猝然而退,确实难度极大,老臣以为,恐怕要想计策,与高句丽人设法达成和解协议,方可撤军。”

杨广的眉头一皱:“和解协议?这是什么东西?”

宇文述咬了咬牙,说道:“就是跟渊太祚单独达成某些协议,比如让他继续当这辽东的统治者,陛下甚至可以给他加一个与高句丽国王平级的尊号,一方面让他与高元反目,一方面也可以利诱之,渊太祚现在已经撑不下去了,若是我们主动给他好处,想必他是会接受的。”

杨广看向了薛世雄,眼中闪过一丝渴望的神色,薛世雄勾了勾嘴角,他是个军人,对于政治权谋这些事情并不是太在行,仅有的一点天赋也用在明哲保身和见风使舵上,看到杨广看着自己,也只能说道:“末将认为,宇文将军说得有道理,末将附议。”

杨广点了点头,正准备说:“二位爱卿的想法,与朕完全一样。”可是李世民却突然朗声说道:“陛下,可否听卑职一言?”

杨广瞪大了眼睛,看向了李世民,他惊诧于李世民的放肆,这回可是这小子主动开口,可他仍然平复了一下心中的不快,说道:“李千牛,你有什么想说的,开口吧。”

第1355章 请命入城

李世民面不改色,眼中光芒闪闪,沉声道:“卑职以为,如果此时主动向渊太祚示弱,封官许愿,非但不能迷惑他,反而一定会招致高句丽军的追杀,到时候我军虽有百万之众,也有可能发生第二次萨水崩。就连至尊圣驾,也可能会有危险!”

李渊给这话吓得魂都要飞出九天之外了,他的眉头一皱,厉声喝道:“大胆,小子无礼,竟然敢这样大放厥词,还不掌嘴退下!”他转头对杨广跪了下来,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陛下,犬子恃宠而骄,胡言乱语,请陛下念在他年幼无知,饶他一回吧。”

杨广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当上皇帝以来第一次,还是有人敢这样当面对他说这样大不敬的话,他勉强从嘴边挤出了一丝笑容,冷冷地说道:“李千牛,你的话太过份了,朕有百万忠勇的将士护卫,就算撤军,高句丽军也不敢追击,更别说威胁到朕了。不要把朕对你的宽容,当成你放纵的资本!”

李世民朗声道:“不,陛下,这是卑职的肺腑之言,若非对陛下的一片赤胆忠心,卑职又怎么会冒灭族风险,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是陛下不愿体谅卑职的一片苦心,那卑职只有一死以谢陛下!”他说着,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对着杨广,闭上了双眼,伸长脖子,似乎是等着一刀。沈光看着李世民,一脸的焦急,他很想开口为李世民求情,但他也知道这回李世民说得太过,无法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