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页

杨广停下了脚步,猛地一跺脚:“王世充这是做什么吃的!眼见麦铁杖在对面拼命,现在不派一个兵强渡过河,只在这里发些弩箭,投石什么的,能起什么用!连朕都看出来了,这些高句丽骑兵已经远离了河岸,深入大营去夹击麦将军的部队了,他是存心要看着麦铁杖全军覆没吗?”

虞世基双眼一亮,马上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附议!还请陛下先派一良将到前方解除并接替王世充的指挥权,急速调军过河支援,等仗打完了,再治王世充的见死不救之罪!”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没有接虞世基的话碴,转头看向了沉默不语的宇文述,说道:“宇文将军,你说,王世充的指挥有没有问题?”

宇文述的嘴角勾了勾:“末将以为,王将军的指挥没有错,高句丽军明显是在设圈套,诱我军过河,现在麦将军所部虽然身陷敌营,但还没有混乱,听这喊杀声,似乎是在结阵向河岸这里突围,若是这时候派军过河支援,高句丽军必然会矢石齐下,攻击河桥上的援军。”

“非但如此,我军的援军占了桥面,对面即使有突围的可能,也无法过桥了,一边要到对岸,一边要撤回来,只有区区三座浮桥,其中还有一座是断的,根本无法迅速一边撤军,一边派援军,搞不好只会挡住自己人回撤的通道!”

杨广的眉头紧锁,追问道:“那可不可以让麦铁杖军到了河岸后不许后撤,固守待援,然后援兵过河去救他们呢?一开始麦铁杖不是带了五千多人过河,救下原来守在河岸的两百多将士了吗?”

宇文述叹了口气:“陛下,以您的英明,应该能看出,第一次之所以麦铁杖他们能带兵冲过去,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高句丽军有意放我们过去,不然以我们刚渡河时没列阵的情况,他们只要出动骑兵,象这样地攻击,就能全歼我军的抢滩部队了。”

杨广的脸色微微一红,他还真没看出这点,不过他清楚,宇文述是给自己留了足够的面子,他点了点头,脸上又摆出了一副帝王威严的神色,说道:“可是我大隋的铁军,即使是明知对面是刀山火海,也应该一往无前,百万大军齐聚辽河西岸,而高句丽军远不及我军的数量,现在前锋部队已经冲过了河去,难道后方的将士们除了射箭和击鼓外,就什么也不能做了吗?”

宇文述摇了摇头:“陛下,还请您勿要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英雄,今天我军只冲过河几千人,就几乎查明了高句丽军的虚实和部署,而且杀敌很多,高句丽军即使侥幸一时得手,也可以看出他们是无法在这里和我们继续耗下去的。”

“接下来我军只要多造浮桥,架起个几十座,到时候数万大军同时冲过河去,料那高句丽军是无法抵挡的,他们的辽东主力看起来已经齐集于此,而最精锐的骑兵也就是万人左右,以这样的实力,断难与我军争锋,陛下大可放心,隔日再战,必能一举破敌!”

第1001章 残阳如血

杨广脸上的神色稍稍好看了一些,他还是摇了摇头:“可是,难道麦将军就这样要眼睁睁地看着他陷于敌阵,而无法营救了吗?”

宇文述装出一脸忠义的神色,慨然道:“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是每一个隋军将士这次来高句丽的愿望,今天这情况,我军已经无法救援麦铁杖所部了,如果他们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回西岸,那自是最好,就算不成功,也能大量地杀伤高句丽军,震慑敌胆,隔日我军再次攻击,他们必不能挡!而麦将军选择了留在敌营战斗到底,而不是让士卒溃散逃回西岸,说明他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以报君恩了,陛下一定要体谅麦将军的良苦用心啊!”

杨广的嘴角肌肉微微地抽了抽,长叹一声:“唉,都怪朕刚才一时心急,下旨要麦将军亲自带队冲击,是朕害了麦将军啊。传旨,若是麦将军此役中壮烈殉国,追封其为上柱国,宿国公,三个儿子,皆赏恩赐官!”

宇文述一下子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高声道:“末将代麦将军全家谢陛下天恩!”而他的脸上,却浮起了一丝如愿以偿的坏笑,一闪而没。

高句丽军的大将高台上,渊太祚一脸凝重,看着台下的激战,方圆三四里的空地上,隋军剩下的士卒已经不到一千人,周围的隋军尸体尸体堆成了一道环形的尸体墙,多数尸体上都是遍插箭枝,而在这近两千具隋军的尸体外,高句丽军横七竖八的尸体至少有五千具之多,连战马的尸体也足有两三千,多数是肚破肠流,血流遍地,伤兵们垂死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