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页

王世充和魏征那次长谈后,已经对这种世代忠仆不再觉得奇怪,只是不知道这陈棱又有何过人之处,于是一下子又有了兴趣,不再说话,听那萧铣说下去。

萧铣喝了一口水,说道:“这陈棱祖籍庐江,他的祖父就是我们萧氏手下的一个密探,平时一直以渔夫的身份作掩护,为我们打探陈朝的情报。在我朝与陈朝的多年征战中,立下过不少功劳。”

“到了陈棱的父亲陈岘这辈时,又被我们大梁派向了陈朝大将章大宝手下担任亲兵护卫,顺便刺探陈朝的情报。可没想到陈岘其人对年复一年地担任我们萧氏的密探心怀不满,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那章大宝后来与我们大梁接触,想要投降我们大梁,而中间的联系人就是那陈岘,可是这陈岘却出卖了章大宝,把他要归顺我军的情报传递给了陈朝,导致章大宝事败被杀,陈岘这个叛徒也因功被陈朝封为谯州刺史。”

王世充笑道:“那这陈岘是个背叛了你们梁国的叛徒啊,你们怎么还会继续用他的儿子?”

萧铣微微一笑:“王兄稍安勿躁,请听我道来。那陈岘投降了陈朝后,好景不长,没过两年,陈朝就被杨坚所灭,而陈岘也被除名回了庐江老家。当时我们大梁也被杨坚强行灭国,因此也就没有去追杀这个叛徒。”

“可是隋朝灭陈后不久,就发生了高智慧之乱,这个王兄应该非常清楚,此次动乱几乎席卷了整个江南,最后还是王兄亲自出马,奋战了两年,才好不容易镇压了下去。”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不错,这确实是王某平生一大功绩,不过当年我主要是在江南和岭南作战,没听说过什么陈岘。难道陈岘也参与了此次叛乱?”

萧铣叹了口气,道:“当时陈岘在庐江一带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了,除了周罗睺以外,就数他陈岘的势力最大,而周罗睺则早早地降了隋朝,举家北迁,所以陈岘被当地的那些豪强土匪们共推为首领,起兵反隋。”

“当时陈岘开始还不想出这个头,而还是个少年的陈棱则劝他父亲说,现在这帮反贼群情汹汹,如果要强行拒绝,只怕他们会把你先当成隋朝的同党一起杀了。不如先假装接受他们的推举,当他们的首领,以后再看情况随机应变。要是反贼们得了势,就顺水推舟带着他们做番事业,反之则在关键时刻倒向朝廷。”

王世充笑了笑,道:“我好象记得最后这陈岘又想倒向朝廷,结果事泄被杀了。因为当时率军平叛的是柱国李彻,此人当年是高仆射的至交好友,高熲也对此人的军事才能有过称道,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李彻当时和那陈岘暗自通信,让那陈岘把手下的那批叛匪出卖给他,可惜后来搞砸了,是吧。”

萧铣道:“不错,正是如此,当时陈岘派去与李彻联系的就是陈棱,这陈棱与李彻约定了时间和地点,答应让他父亲率领叛匪们到那个指定的地点供李彻剿灭。而李彻则大喜,当着陈棱的面给杨坚写奏折,保举那陈岘当大将军、宣州刺史、食邑一千户的谯郡公。”

“可是当陈岘父子兴冲冲地把叛军们带到指定地点时,李彻军却是无影无踪,于是这个密谋泄露,这些叛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陈岘,陈棱则拼死逃得了一条命。而事后杨坚老贼只给了陈棱一个奉车都尉六品官,还是个虚衔,没有正式的编制,只是给了他一笔钱,让陈棱回乡去带领乡勇。”

王世充笑道:“那这陈棱一定恨死了先皇,也恨死了那个李彻,这就给了你们萧氏趁虚而入的机会?”

萧铣道:“不错,当时先祖父也是刚刚死在老贼杨坚之手,而先父则怀着血海深仇,隐名埋姓,四处逃命。后来他听说了那陈棱的事,索性心一横,直接去找了陈棱,结果陈棱对着落难的家父痛哭流涕,深悔他父亲以前的背叛之举,还发誓以后一定会效忠我们萧氏,推翻隋朝。”

王世充“哦”了一声,道:“这么说,还是那陈棱救了你父亲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