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一方面是因为朝廷对郑家的压制,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郑家这些年的确人才凋零。

其他房不去管,单说这六房。

郑镜思这一辈共有四十余人,却只出了郑灵芝和郑长裕两个人能独当一面。本来,郑镜思倒是可以有所作为。可惜他过于耿直,以至于得罪了武则天,被罢免了官职。

四十多个六房子弟,算一算,似乎只有杨守文的母亲算得上是才学过人。

可惜,郑熙雯是个女人,而且过世的早,根本不可能给郑家带来实际的效益……

而现在,杨守文表现出来的特质,让郑怀杰看到了希望。

杨守文虽然不姓郑,确是实实在在的郑家外姓子弟,和郑家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如果他日杨守文能够崛起,势必会给郑家带来实际的利益。要知道,杨守文将来就算是归宗认祖回到了杨家,但却是郑家第一个站出来,给予了帮助。

“文宣大哥,实在抱歉,你搬来这么久,我才上门拜会。”

在客厅里,郑镜思显得很谦逊。

杨承烈忙摆手,苦笑道:“廿九郎休要说这话,实在是我没有出息,不得已前来投奔。”

“诶,文宣大哥说得甚话?

什么投奔不投奔,咱们可是一家人呢!我至今犹记得,当年三姐手把手教我千字文的场景。只可惜……文宣大哥你也是,就算当时杨家把你们赶走,又何必跑去昌平隐姓埋名?我与十九郎在,怎地也能给些关照,又何苦去做那劳什子县尉。

去年若不是十九郎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你说你,怎能让大郎陷入那种险境?”

郑镜思说的,是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的那场叛乱。

当时杨承烈在‘王贺’的指挥下,率领民壮守住了城池。可那一战的凶险,丝毫不逊色于去年的昌平之战。唯一不同的,就是当时有‘王贺’居中运筹帷幄。

也正是那场战争,促使的杨承烈下定决心,去和郑灵芝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