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页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大王这一计策很妙,一旦打下了棠地,菏水这条连通宋、曹和鲁国的运河就断了,吴军也能一口气攻入邹鲁腹地,搅乱赵军的战线。

他连连出口称赞,但也有疑虑,那就是因为吴军未敢深入鲁地,所以对棠邑、菏水一带的地形道路不太熟悉。

“无妨。”王子姑曹似乎早有对策。

“有两个鲁国人,可以为吾等带路。”打了个响指后,便有吴兵带着两人入内,一个是衣冠楚楚的大夫,另一个则是须发凌乱的落魄武士,那大夫满脸堆笑,他的同伴却大腹便便,醉眼惺忪,入内后也不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王孙姑曹案前的酒壶。

“这是?”申叔仪皱起了眉头,那位大夫也就罢了,只是这武士,这样的人作为向导,可靠么?

王孙姑曹倒是不担心,他介绍道:“十年前从鲁国跑到吴国的叔孙辄,叔孙家族灭亡后最后的遗族,至于这位,则是费宰公山不狃,别看他现在如此,当年可是窃鲁大盗赵无恤的大敌之一……”

s: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忌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左传·哀公十三年》大致内容是历史上的黄池之会时,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乞要粮食,当时“极盛”的吴国,随军出征的大夫却连自己手下的口粮都满足不了。

第1061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吴王答应,此次若能将赵氏从鲁国驱逐,我就可以重新建立叔孙氏的家庙,做家主!”

戎车之上,叔孙辄十分兴奋,然而坐在同一辆车上公山不狃却只是一直小口喝着行军皮囊里的酒,不知在想些什么,对叔孙辄的叨叨不以为然。

叔孙辄本来是鲁国叔孙氏的一个贱庶子,不受大宗待见,因此投靠了阳虎,在阳虎倒台后又投靠了费邑的公山不狃。十二年前,在孔子主持的“堕四都”行动中,二人乘机攻入曲阜,想要效仿阳虎,撷取鲁国政权,然而有这个打算的不止他们二人,还不等费人占领曲阜,他们就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赵无恤驱逐了。

这之后,无处可去的公山不狃和叔孙辄辗转来到了吴国,这个中原失败政客的避难所,但他们没有像伍子胥那样得到重用,吴王阖闾随便给了二人几百亩水田,将他们安置在淮南,不闻不问。直到后来夫差继位破越,有了北上中原与赵无恤争霸的兴趣后,吴国人这才想起,十年前曾经有两个鲁国人来投奔哩!这才把二人招到吴城,好吃好住招待,询问有关鲁国的情况。

叔孙辄苦等了十年,从青年等成了中年,巴不得夫差攻鲁,好让他有回鲁国重建叔孙氏的机会,当即便夸夸其谈道:“鲁人很赵无恤诛灭三桓,窃国鲁政,大王以姬姓伯长身份攻鲁,一定能如愿以偿!”

和他同病相怜的公山不狃则不然,当吴王夫差问他时,他直言道:“外臣离开十年,那里已经不是我熟知的鲁国了,听说现在鲁国国富民强,远胜当年。更何况,现在赵侯视鲁为附属,鲁乃曹、卫、赵之唇,唇亡齿寒,赵国必将救鲁,大王贸然进攻,只怕讨不到什么便宜……”

然而吴王之意已决,不听公山不狃的劝说,反倒强迫他们二人随大军北上,充当向导。

六月中旬,正值赵吴主力在宋国对峙之际,一万吴兵乘着夜色从沛邑出发,剑指鲁国。坐在戎车上,望着吴国甲兵那整齐的步伐,叔孙辄没来由多了一些信心,他一路上不断畅想胜利之后夫差会给他何等赏赐,同时还问公山不狃道:“事成之后,弗扰想要什么,费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