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页

“小子受教。”下大夫邮成连忙向比他高一级的中大夫虞喜道谢,让边郡逐渐华夏化,是赵无恤下一步的计划,先被征服的代郡自然走在上郡前头。

韩城之战和龙门大捷后,赵军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在离开中原四年后,虞喜指挥的赵骑比过去更加强大可怕,而邮成也席卷河西,除了驻扎在蒲坂对岸的那支秦军,再也没有人能对他们构成威胁。

“若能在蒲坂败敌,不管河东那边如何,吾等便能回头撷取河西了。”为赵氏开疆扩土,成就功业的渴望在邮成心中膨胀,他会证明他并非是荫父职而混到一郡司马的,他丝毫不比那些出身行伍的赵氏将领差劲,秦国自然是最好的宰割对象。

纵马走在前方的虞喜,就是他的目标!

不过经验丰富的虞喜并没有白天急切进攻的打算,他让骑兵们就地休息,蓄养马力。

因为斥候来报,说秦军在大河西岸扎起了简陋的营地,虽然来不及竖起木墙,但在外围挖了几道简单的沟壑,摆放了鹿角藩篱。但这些东西对骑兵只有白天才有用,等太阳落山,敌人的弓箭便无法再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

总攻,将在入夜后开始!

虞喜抬起头,仰望苍穹,但愿,今夜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

蒲坂对岸,秦军士兵的精神已经绷紧许久,他们有的人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在夜色将至时疲惫到了极点。

赵军的骑兵其实午后就到了,然而他们一直在营地外游弋,保持在射程之外,将里面的虚实看得一清二楚。秦军这边却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躲在营垒后面只能看得见这些骑兵奔来走去,却看不到敌人主力的位置,一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赵氏骑兵野战无敌,这已经是河西秦人默认的事实了,与其正面野战肉搏无疑是极不明智的,充分利用壕沟障碍和弓箭给予他们最大的杀伤,这才是正确的战法。

但那些赵氏斥候欺秦人不敢出营,便故意纵马冲近然后又转身跑远,秦人这边有人沉不住气射了几箭,却都是落空,白白浪费箭矢,又伤了士气,子顺只能亲自登上哨楼,开弓射杀一骑后挽回了些许士气,赵骑才略微收敛,不过子顺也下了严令,不得开弓射击敌人单骑。

统帅子顺清楚,眼前的敌人十分老道,已经看透了自己的战法。他们将大军留在秦军视力范围之外,这样就可以令秦人摸不清虚实,紧张戒备之余,却不知道敌人会在何时,从哪里发动进攻。

像是约好了一般,大河东岸的赵军也在不急不缓地构架他们的攻城器械,在工匠的调整下,高大的少梁砲初见雏形,他们在等待天黑作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