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页

这话太直接和难听了,若让鲍牧得知自己儿子被这么评价,还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伍子胥只能摇头叹息。

那青年却继续仰头看着那燕子巢道:“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这燕子尚有可以回归的故乡和巢穴,可我呢,却无家可归。”

这青年名为王孙胜,亦或是熊胜,乃楚国太子建之子!

太子建被父亲抢了新娘,他弟弟熊珍出生后太子之位不保,因为不想做申生而仓皇出逃。可他不自量力,在郑国试图颠覆郑定公的阴谋被郑人发现后,全家遭到杀戮。只有伍子胥抱着年幼的王孙胜逃了出来,经陈国,过昭关,最后到了吴国。

王孙胜从小在异国他乡被伍子胥养大,视之如亲父,只是伍子胥一直坚持待他如少主,称之为“王孙”。

不知不觉二十多年过去,眼见王孙胜已经年近三旬,还得到了伍子胥的真传,在为政和兵法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可在吴国却没有适合的他职位:毕竟他身为尴尬,既是伍子胥的养子,又是楚国的王孙。

“难道寡人还指望一位楚王之孙领兵去攻打楚国不成?”吴王阖闾亦是如此认为,直言王孙胜他绝不会重用!

吴国人不信任王孙胜,待他十分冷淡,即便伍子胥安排他一些职位,也常常受人排挤,于是便养成了这孤僻阴郁的性格。伍子胥无奈,这次北上齐国,就是想带着王孙胜来散散心,长长见识,顺便结交些人。

可王孙胜依然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让伍子胥十分无奈。

这孩子心里埋着怨气和仇恨,伍子胥一时却难以为他化解。

两人乘车同行,御者在前驾车,伍子胥则在车舆里将方才与齐侯的对话说了一通,王孙胜对政务和军争都很感兴趣,只有在伍子胥说起这些时,他脸上的阴郁才会一扫而空,唯独眼中多了一丝疯狂和渴望。

“亚父是想要插手帮齐国人么?”

“谈不上插手。”伍子胥道:“只是看在鲍牧与我为友的份上拉齐国一把。”

王孙胜摇了摇头道:“我倒是觉得不管怎么拉,齐国都要输掉战争。”

“哦,何以见得?”

“胆怯避战,兵力占优的齐人,以及兵力较少,却锐意进取的赵氏,这不是当年吴师破楚的翻版么?说不定赵氏也能来一场五战至临淄,让齐国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