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页

……

卫侯的盟友里,晋人是不可能来救的,唯二的希望就是郑国和齐国,然而郑国执政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眼见赵无恤攻卫在即,他却调兵去西南边攻打蛮氏,还为此与楚国叶公起了冲突。

至于齐国方面,被齐侯授权抵御赵军的正是老奸巨猾的陈氏……陈乞亲自坐镇高唐,他的儿子陈恒则征召了万余兵卒聚集到大河边,却不向南援卫,而是往西涌进了卫国北面的河间地——此处本是中行氏的地盘,在邯郸陷落后面临赵氏攻击,陈恒便打着协助防御的借口,控制了此处。

同时他也听说赵无恤立废太子蒯聩为君,占据了楚丘,已经准备进围濮阳。

“这一招真是狠辣,赵氏过去几年攻卫太急,卫国的大夫士人原本还担忧赵无恤会亡卫之社稷,可如今他立了蒯聩为君,还招降了孔氏和诸多大夫,这是在变相地告诉卫国人,选择投降不会让卫亡国,只是换一个能与赵氏和平相处的国君而已,如此一来,卫人的抵抗欲望便降低了……”

一面对赵无恤的策略赞不绝口,陈恒也没有妄自菲薄,他已经不是几年前夹谷之会上被赵无恤一句话就吓掉酒杯的少年了。经过数年朝堂和军中的历练,陈恒变得心思阴沉,手段了得,和他祖父陈无宇越来越像。

在去岁秋冬之时,各势力暂时休战舔舐伤口的间隙,他派遣使者携带金银锦缎等礼物进入河间地,招降当地的戎狄部落,戎狄酋长们见中行大败,自然人心骚动,见有利可图,便转投陈氏。于是去年大半年的战争里,齐侯和国、高在泰山一线啃石头,陈氏却在旁边悠然自得地接收领地,吞并了河间地后,他们的地盘将近扩张了一倍!

在得知赵兵已经尽取帝丘周边的小邑,准备进围濮阳时,陈恒也没轻举妄动,而是亲自坐船回了高唐一趟禀报父亲。

大河航运比陆路迅捷,乘坐轻舟快船,只花了一天一夜时间,陈恒便跨越了百余里距离抵达高唐码头。

高唐本是齐国北部一处偏僻的小邑,只因控制着齐与燕国、中行、中山国的贸易,所以发展得很快,经过陈氏两代人的经营越发繁荣,一百年前的小渡口渔村,如今已经是万户大城,能出五百乘兵赋!

陈氏心怀窃国之志,所以一面收齐国民心,一边在高唐周围建了数座卫城屯兵,在外面还看不出蹊跷,只有入了城,才会发现这里满满当当都是正在训练的新兵!

在世人都被晋国六卿的大打出手吸引住目光时,他们却没发觉,陈氏的力量,也已经是千乘之卿了!这个毒蛇般的家族一直在隐藏獠牙,只等场中的巨兽们斗得累,就下去对准要害狠狠咬上一口!

年近五旬的齐卿陈乞就在其中一处卫城中巡视武库,他很快就出来接见了儿子,听完他的汇报后,不假思索地说道:“国、高不援卫,陈氏亦不援!”

陈乞陈恒父子对君主们满心期待的争霸战争实在是兴趣寥寥,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陈氏如何在战争里保存实力,如何坐大而考虑的。总之这次战争陈乞已打定主意,一定要将齐侯、公族和国、高二卿带进坑里,让他们实力大损,他好实行窃齐的阴谋。

然而陈恒在考虑事情上,却比他父亲看得更加长远,他冷静地分析道:“父亲所言甚是,赵军势大,军中能战者近两万人,不可与正面为敌。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若赵氏占据帝丘,废卫侯元,立蒯聩为主,则齐国反被其包围,从卫国北上,便是陈氏领地,坐视赵无恤全取卫国,于陈氏无利。”

“何况如今陈氏还得仰齐侯鼻息,若什么都不做,恐怕会惹齐侯怀疑,到时候反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