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这不可能。”子路自诩较为了解莒国的情况,大摇其头道:“莒与鲁,世仇也,且莒国虽衰,也有兵甲万五千人,沂蒙、琅琊皆险隘也,山河形胜非邾国能比。而且莒子态度坚决,想要莒国服鲁,这是绝不可能的!”

子路这么说是有依据的,鲁国对夷君夷民的莒国一直采取蔑视的态度,由此成为莒国最大的敌人。因此,莒为求得自身的生存,经常依附于大国晋、楚对抗鲁国,比如虢之会求助于楚,平丘之会求助于晋。

到了近几十年,齐国乘着晋国六卿各自为政的机会,渐渐将莒国变成了自己的与国。齐侯杵臼两次伐莒,召开蒲隧之盟,迫使莒共公逃亡,扶持了亲齐的莒子狅,莒国算是紧抱齐国大腿的小弟。

这样的莒国,怎么会向鲁国投降,和泗上诸侯一样卑躬屈膝,缴纳贡赋呢?

子贡却只是一笑:“先公后私,子路你且先将这些钱帛给夫子送去,我去琅琊行宫一趟。”

他起身瞧了瞧即将日上三竿的太阳,自信地说道:“太阳落山前,我一定会让莒子认清时势!”

第595章 琅琊台上风雷起

琅琊行宫大概是子贡见过风光最秀丽的一处宫殿。

这座行宫坐落在高百余丈琅琊台上,云层里拔起九座山峰,峰间有石道,名曰“云梯”。时值盛夏,云梯两边山坡上乔木、灌木等植被遍布,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攀爬过程中猛一回头,就能望见繁荣的海港和奔腾不息的碧蓝东海。

登上云梯,穿过爬满苍白的藤蔓的高耸砖墙,就到了行宫内部。子贡被莒国武士护送进会客的厅堂,让他在此等候。

他礼貌地问道:“不知莒君何时能来?”

那武士冷冷地说道:“尊使来的不巧,主君在祭祀四时神主,恐怕得有一会。”

子贡只得在厅堂里游走起来,思索着一会的说辞。

这里的建筑多是就地采石铸成,颇有异域情调,空气中弥漫着艾草和香料的馨香气息,还能听见莒国大巫祭祀四时主时诵唱的祝祷。

“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礼。”四时主神是海滨八神主之一,与齐人、莒人的生活最为密切。它主宰着四季,决定着庄稼的生长和农业丰收,以及一年四季随着潮涨潮落,正是这些海产品,滋养了莒国延续至今。

所以在莒国,无论君主还是黎庶,都要崇拜它,他们选择在琅琊台设立神祠、祭台,以感谢四时主神给人们带来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