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8章

小桃儿问道:“纸张背后承载是知识,是万千学子的命运,这东西太过重要了,挑选造纸的人上,是不是需要格外的筛选一下?”

主要还是怕有人过来捣乱,影响进度。

何顾承想了想,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东西是好东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这样的好东西的存在的。确实该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何顾承又忙碌起来了。

小学的教材,何顾承交给了衙门文教部的人去设计。之前就规定了,小学的学习是六年,教材就分为六个年级好了。

教材和造纸正在同步进行,另一边文教部门还是抽出人手来,统计前来报名的人数,一时间忙的脚不沾地。为此,还不得不从别的地方借了几个人过去帮忙。

流放人员的名单拟出来以后,又送到何顾承这边,由他进行审核。何顾承仔细挑选了七个人出来的,其中有四个是曾经的朝中大员,还有三个是其他流放人员的子孙,学问很不错。去府学可能无法服众,但启蒙还是绰绰有余的。

找了个时间,何顾承派人将这七个人聚在了一块儿,都在衙门里头,现场再进行一番考核。

这七个人,官职最高的曾经干到了户部尚书,最终是在跟政敌的政治斗争中落败,欲加之罪,全家流放到此地。这位名叫孙兴,他的儿子孙秀同样也是文采出众,流放之前是在大理寺任职的。

另外一位年纪瞧着有六七十的老者,精神头看着还好,被流放之前乃是御史中丞,以耿直而出名,最终也因为耿直被先帝按上罪名丢来了此地。

皇上登基之后,便四处忙碌着,也没有想到要为这些人翻案。现在何顾承将他们找来,教书育人,若是出了成绩,说不定还能让皇上注意到他们,到时候翻案也是指日可待。

不过去找他们的衙役似乎是没有将事情说清楚,以至于他们这会儿待在衙门里面,表现的还有些紧张。他们在岭南,耕读传家,偶尔也会做做梦,期待着朝中有人能够替他们说说好话,或者新皇愿意为他们翻案。

可现在,这位新划出来的州府的知府将他们带过来做什么?难道是想对他们不利?

何顾承看他们样子就知道,这些人是完全不了解事实的。他倒也不介意多费些口舌,直接将邀请他们过来的目的说了一下,然后看着他们。

场面一度非常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