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卤味儿小酒馆

夏知行原本以为自己还要在长守县留任一年,等到明年吏部考评的时候,才会调离此地,谁成想,在中秋前几天,朝廷的旨意便到了。

夏知行挺高兴的,原本就算是平调入京城,也算是升官了,更何况还官升一级,由从六品的长守县知县,升为正六品大理寺寺正,京官,有实权的。

不可否认,能够得到这样的肥缺,姚家献上来的西瓜功不可没。

于是在打听到接任此地知县的人之后,夏知行还特地给留下来的师爷交代了一下,又给接任者留了一封书信。想想自己离开之前,将对姚家有威胁的人都处理了,以姚家如今在长守县的人脉来看,也没有什么人能动的了他们。

京中固然有瞧他们家不顺眼的,但事到如今,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那些人即便是再怎么不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对远在长守县的姚家出手了。

他走的低调,谁也没有通知,杨金花他们还是在自家的卤菜店开业的时候,去了县城遇到了周老板他们几个,这才知道此事。

姚家人听说夏大人是升官了,都挺为他高兴。

只是高兴的同时,也有些担忧。

姚守信看着卤菜店门口放着的鞭炮,忍不住说道:“也不知道夏大人走后,咱们这儿的新县令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嘀咕着,他转头又看向杨金花,问道:“娘,咱们这儿换了新的父母官,我们家要不要去拜见一下?”

小桃儿都忍不住抬起头看了大伯一眼,然后又转头看看其他人。发现其他人也跟大伯有一样的疑惑,而在一年多以前,他们家的人,连县衙都不敢去,觉得那里有着洪水猛兽。

人果然很能适应环境啊。

而一个人的见识,也确实影响了他的胆量和智慧的发挥。一年多以前,家里人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哪怕去了县城也只在那几个地方打转,诸如黄家那样的小地主,就已经让他们觉得难以应付。

可是如今,他们在县城有了房子有了铺子还有一大块正在建设的地皮,县衙去过了,县太爷对他们家还挺友好。这不,他们都敢去新任的县太爷家里拜见了。

只是,小桃儿弱弱的举起手说道:“大伯,这个……没有必要吧?”

杨金花说道:“还是有必要的,走出姚家村,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家在长守县,也已经有了不小的地位了。咱们家跟夏大人走得近,县城不少人都知道,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了,若是新任县令来了,我们什么表示也没有,人家心里要有意见。”

小桃儿听罢点点头,说道:“知道了奶奶,您的意思是说,甭管咱们有没有求到人家的时候,我们的礼数都得做足了,礼多人不怪嘛。”

“是这个道理。”

今儿个算是他们家卤菜店开业第一天,姚家的人都来了,往店门口一站,瞧着还挺热闹。又有开业酬宾的活动,纵然不少人对店里的一些菜色都不大熟悉,可还是走进来了。

他们家开的卤菜店,倒是跟后世那种买了就走的有点儿差别。店里也提供打包服务,只是卤汁儿得自带碗碟装走,店里是不提供容器的。

他们店里也有十来张桌子,不提供其他的菜色,只提供卤菜和酒水。主食就是大家都能吃到的主食,要说起来,就跟小酒馆儿差不多,只是店里的下酒菜全都是卤菜罢了。

当初商量家里要开个卤菜店的时候,小桃儿脑子里想到的,便是后世那种小摊子。因为确实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可是这样一来,用家里这间铺子来卖卤味儿,就有些浪费了。

家里的铺子挺大,隔开厨房、柜台,再在靠窗的那边开辟一个专门卖给外带客人的卤味儿,店里还能摆下十来张桌椅,一家人一块儿开会商量,想了不少招儿,最后还是小桃儿说道:“不然就开个小酒馆吧,这些菜用来下酒,可适合了。”

也不用再另外雇佣厨师,毕竟不炒别的菜,主食的话就米饭、面条、馒头包子,偶尔提供一些蒸糕之类的,算作点心,这些姚家自己人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