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页

让周铨为忠臣,若是不忠呢?

赵佶没有说,是要张叔夜自己把握,不过,若是张叔夜把周铨逼得不忠,想来到时赵佶也不会吝啬砍张叔夜的脑袋来安抚周铨。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就象赵佶对周铨的态度一样,大爱其才,大忌其力。

赵佶还有点不放心,叮嘱道:“周铨性子外谦而内傲,服理不服人,行事之时,多有逾矩之处,只消不是谋逆不忠之事,你能忍则忍,能听则听——别的事情不敢说,但民事之上,周铨乃当朝第一,你不妨多向他请教。”

张叔夜心里暗暗生出一丝羡意,能让皇帝如此看重,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当真是举世罕有了。更何况这个年轻人,几乎是白手起家,完全凭借自己的见识与才能,才开创出这样的一份基业。

因此他点了点头:“臣虽然以为周铨跋扈,但从不否认其人之才,臣知道轻重。”

君臣应对已毕,赵佶亲自将张叔夜送至书房门口,张叔夜感激涕零,临走之时,更是长揖及地:“臣必不辱使命,官家只管放心就是!”

他走了之后,赵佶却是叹了口气。

李彦禀报了所谓的好消息之后,还在书房之外,此时凑上来笑道:“官家以张叔夜制周铨,当可安枕矣!”

赵佶却是瞥了他一眼,没有回应。

他心里还是惴惴,张叔夜去海州,或许可以牵制一下周铨,可是真正要想让周铨俯首帖耳甘心从命,还需要别的一些事情。

比如说,要训练一支能够打仗的军队。

沉吟了会儿,他说道:“折可求、姚平仲来京了么?”

李彦张开嘴,好一会儿不知该说什么,他的一点心思,全在奉承赵佶上,这样的人事调动,他根本一无所知。

赵佶有些厌恶地翻了他一眼:“把梁师中唤来,朕有事要召他!”

梁师中在奉承之余,还能帮着做点事情,这段时间赵佶对他冷落,只是因为他与周铨走得太近罢了,不过现在既然连康王都已经派去,又准备以张叔夜调换何栗,也该到了重新起用梁师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