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页

听着闹轰轰的一片,御座上的赵佶叹了口气。

这还只是前戏呢,自家喜爱的三子就已经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

正在这时,突然间,他看到有人从班列中移动出来,声若洪钟:“臣李纲,劾嘉王有违祖制,信用奸邪,放任宵小……”

李纲是个喷子,而且是个大喷子,他当言官的那两个月里,朝臣们就都知道了。当时只要有争端,无论与他有关无关,他都要出来狂喷一番,朝中大佬,哪个不给他喷得面红耳赤,就是他身后的蔡京,都被弄得尴尬了好几回呢。

只是现在听他喷嘉王,众人都觉得痛快。

本来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论是对周铨,还是现在太学的事情,都是嘉王一派吃饱了撑了多事而至!

赵楷这个时候回过神来,他也知道李纲刚上了一份弹章弹劾他,只不过他没将李纲这小角色放在眼中,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了什么。

李纲最初所言,与他奏章上并没有太多区别,无非就是赵楷任职皇城司,有违祖制,也逾国法。但到末了,李纲拿出太学生敲登闻鼓之事,恳切地道:“太学生皆是读圣贤书者,若非小吏跋扈,官差横行,将其逼迫至极,何至于以登闻鼓惊动君父!臣见朝中诸公,群议汹汹,却无一人请陛下召见太学生,以问其事,以察其情,臣以为,此乃诸公畏惧嘉王,不敢得罪之故也。陛下若欲彻察此事,当召太学生上殿,以对质当场,中庸执平,此方为君之道!”

不偏不倚谓之中,李纲只差没有点着赵佶鼻子骂他偏心了,赵佶这个时候也不能再装糊涂,只能勉强道:“那就召太学生中敲登闻鼓者陛见……只召三人,说清事实即可。”

几千太学生,来敲登闻鼓的也有几百,赵佶当然不肯全见,只召三人其实也是恶心一下这些太学生,毕竟面见天子是难得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先撕一番,待撕出名单来,今日的朝会没准都结束了。

但出乎赵佶预料,很快名单就呈来,一看到其中那个名字“陈朝老”,赵佶就觉得头痛,这家伙可是个不稳定份子,完全就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专业户,怎么又掺乎到这件事情上来了。

然后他才注意到,在陈朝老名字之上,还有一人:陈东。

这倒是个新面孔,只不过既然和陈朝老混在一处,而且名列其人之上,毫无疑问,也是个刺头。

所以赵佶心里已经给陈东的仕途判了死刑,这种不稳定份子,放在太学里养着是怕他们去外地捣乱,至于放入朝堂之上,那是想也休想。

那边赵楷已经是羞愤交加了。

他堂堂亲王,又是皇子,要与几个没品没秩的太学生对质……这本身对他就是极不公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