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众人纷纷赞同,然后看向周铨。

“此事非东海商会之力可以解决……”周铨重复了一遍某人说过的意思。

众人皆会意:“日本之金银与铜,关系到大宋万民,绝非我商会一方之事!我们回去之后,禀报家中大人,必将全力推动,大宋举国与日作战!”

“朝廷之中还有些麻烦,诸如战事糜费必多之类,诸位觉得当如何解决?”

这些人大多是京中纨绔,平日里荒唐惯了,但此时坐在一起,讨论起向别国宣战之事,一个个都显得条理分明。虽然众意一致,可也有人提出一些问题来,大伙讨论如何解决,象这战争耗费之事,若不能拿出一个解决方法,恐怕朝中文臣那边,很难得到通过。

周铨对此倒是胸有成竹,他笑道:“此事易耳,朝廷可颁发战争债券!”

“那是什么?”众人问道。

“实话实说吧,朝廷缺打仗的钱,你我却不缺,京师百姓更不缺!可以向大宋百姓发放战争债券,许以重利,由我们东海商会作保。比如说,一百贯的债卷,我们许诺胜后返还一百二十贯、一百五十贯,聚沙成塔集腑成裘,只怕仅京师一地,就能凑出数千万贯的战争经费来!”

第323章 唱反调的人

平忠盛与源为义没有想到,他们看到衣冠楚楚跑来相聚的京师权贵,正在商议一件决定日本命运之事。

他们也想不到,这些纨绔、清客、豪商,背后能有多大的力量。

四日之后,朝会之上,就开始了一场大争论。

户部一小官出面,声称接到大宋合法商人哭诉,日本扣下他的商船,抢劫他的货物,行径有如海盗,而他本人奉公守法,无论在日本还是在大宋,都已经充份缴纳过商税。受此无妄之灾,着实可怜,请求大宋朝廷为其申冤。

因为事情发生在日本,大宋究竟要不要出面,这还是个问题。少不得有官员以为,此事乃是刁民擅自出海充当奸商,此等刁民,不仅不可庇护,更应该枷住示众。此话一出,那官员便被群起而攻,此时大宋刚刚在军事上对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外交上对辽取得了大胜,又有大理、真腊远人来朝,正是意气风发之际,那官员没有瞅准风向,自然给骂得狼狈不堪,直接被罢职赶了出去。

赵佶本人一锤定音:凡大宋之民,无论在国内国外,所受冤屈,大宋皆有管辖之权。

接下来就是讨论该如何为那商人争取利益了,礼部一位侍郎称派人交涉,申饬一番,命令日本改过补偿即可。他还拍着胸脯说自己愿为使臣,远赴鲸波,出使日本。其余诸官,各有意见,也有人说小人畏威而不怀德,只派使臣,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以战船相临,用武力充当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