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

方才那大嗓门又嚎了起来,黑胖矮子眉头微微一抖,旁边的那位吴兄也摇了摇头。

“怎么,你这穷酸丁,觉得俺说的没有道理?”大嗓门对着吴兄吼。

“石三郎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眼前可不成。眼前还没到时候……杨戬那厮要括田,棉布商会的那些奸贼们要种棉,京东两路被他们折腾得民怨沸腾,快则明年,慢则后年,失了田地生计的百姓,便会起来造反,那时遍地烽烟,哥哥再扯出大旗来,登高一呼,聚众数十万,莫说黄巢之流,就是沛公之业,亦可得之!”

“黄巢是谁,沛公是什么玩意?”那石三郎前面听得连连点头,但听到后面时,不满地道:“吴学究,你这些书生说话,就是拐弯抹角,让人头痛!”

“休要胡说八道了,既然这里可以容身,咱们先在此存身,招募流亡过来屯垦,总不得叫你我兄弟亲自去耕种!”

他口中如此说,眼里却是精芒闪动。

吴学究说的不错,他身为小吏,最是清楚如今京东两路地界的情形。

先有杨戬,后有棉布商会,百姓的土地几乎被剥夺一空。他查过官府备案的地契,十年前还有四成土地属于自耕农,两成土地属于小地主,其余的则归于大地主,但现在,几乎八成土地属于大地主,自耕农彻底被消灭,小地主也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这些大地主背后,不是杨戬那个死太监,就是与棉布商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剥夺了土地不说,因为大面积耕作,他们雇用的佃农,只有原先佃农数量的一半。也就是说,那些失去土地的贫民,如今想给别人帮佃都极为困难!

这些地主种棉织布,卖到富庶的江南去,或者繁华的京师去,甚至卖到辽国、高丽和日本这样的外国,赚取高额利润,可是失地的农民,却只能忍饥挨饿,熬不住了,就卖妻卖子。

卖妻卖子可以撑一年,但明年呢,明年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的农民,怎么样求活路?

乞讨,可是连乞讨都没有地方可去的情形下,造反就是唯一出路了。

“我们也不能坐等着……若真到那一日,我们须得有些准备,钱粮,兵器。”那位吴学究慢悠悠地又说道。

这话说得在理,众人连连点头。

“还有呢,吴先生,你莫卖关子,咱们生死存亡之事,你向来多智,定然不会只有这些安排。”

“方才解兄弟说的不错,官府多是无能之辈,但周铨这厮,还有他的老子周傥,却是能打的!卢进义数万人马,尚且被他逼得只能远走海外,如今死活不知,咱们未起事之前,还须得算计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