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我带人四处去转转,今日可能不回来!”他向周傥报备了一声,便来到了院子之中。

此时正值五月中旬,天气已经有些热了,但在那小庄院里,六十七名少年垂手站立,虽然额头上已经见汗,却依然一个个站得挺直。

周铨出来后下令“稍息”,这些少年才放松站姿,悄悄活动了一下站累了的脚踝。

“都准备好行囊,今日野营,解散!”周铨又下令道。

众人轰然散开,而李宝在周铨身后点了一炷香。那香烧了不到四分之一,那些散开的少年们,一个个背着厚布包,再度集中起来。

这六十七名少年,绝大多数都曾过过苦日子,如今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在享福,而且眼见有人被剔出队伍,他们哪里敢怠慢。

周铨很满意少年们的表现,他从辽国返回京师之后,除了同那些文官们勾心斗角,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少年们的身上。

从京师中招募的原禁军子弟,因为有些人沾染上不良习性,周铨担心他们将这些坏习惯传给其余少年,故此被他剔除了。虽然这些少年的家人也曾携着少年来哭求,但这个问题上周铨不讲丝毫情面,他决不容许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的事情发生。

故此,原本八十余人,跟他来到利国监的却只有这六十七人。

每日两个时辰的体训与纪律训练,两个时辰识字与文辞训练,两个时辰的算学训练——这是少年们雷打不动的作息安排,占据了一天一半的时间,严格的纪律,大量地消耗他们的体力和精力,也让这些少年们无暇去乱跑游玩。

“检查鞋子、绑腿,走吧!”

周铨自己也背了一个包,只不过他的行囊比别人要小些,李宝这点眼色还是有的,早将几样重的东西打包背在了自己身上。既是做远足准备,众人都按照周铨的要求打了绑腿,然后依次出了庄门。

出门之后到了大路上,他们也不是散乱而行,而是排成两列,靠着大路右侧前进。

狄江已经在前面等着,周铨请他传授经验,教会这些少年们如何在野外分辨方向、寻找水源、判断地形,还有寻觅可用的食物。

他们出来的时候,在庄子不远处的一处树林中,孟广用手托着下巴,啧啧称奇。

“这位周衙内当真是个怪人,不过他这番举动,倒是符合他将门出身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