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李如松犹如第一次认识一般,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最终一仰脖子将手中一杯酒喝得干干净净,这才问道:“那么,辽东之事已经到此为止了?”

“没错,到此为止了。”汪孚林顿了一顿,随即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只不过,皇上对李兄似乎颇感兴趣,也许可能特别召见你,甚至可能让你留京。”

这要是换成别家武门子弟,对于这样的好事,不是喜出望外,那也至少是求之不得,但李如松却顿时眉头紧皱,继而意识到,外间听到的关于汪孚林很得圣眷的传闻,竟然极有可能是真的。

想到这些年来,汪孚林和李家看似没有过多的往来,但小北和宿夫人这两个女眷却常常彼此互相馈赠特产,逢年过节更是常有节礼。而之前到辽东来勘验长定堡大捷时,被汪孚林推荐来的程乃轩成功避免了光懋造成的那场大麻烦,他在心里迅速合计后就做出了判断。

“汪贤弟,我们也是老相识了,我不瞒你说,京城这富贵窝虽好,但对我来说,却着实没多大意思。我也知道,父亲任辽东总兵,我这个长子和辽东其他将校一样在他麾下,未免不合规矩,但我可以去宁夏,去宣府大同,去九边任何一个地方,可千万别让我留在京师。说一句不好听的,我宁可在战场上风里来雨里去,也不愿意在三大营里做个有名无实的主将副将。这话我原本是打算对元辅说的,可他既然病了,我只能求你了。”

汪孚林顿时笑了。要说那些后世熟读明史的人,说到李成梁父子的时候,那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李家父子打造出了一支辽东铁骑,让曾经三面受敌四面漏风的辽东完全稳固了下来,朵颜三卫、蒙古左翼察罕儿部、女真诸部,所有这些敌人全都成了辽东铁骑崛起的基石;恨的是李成梁竭力扶持努尔哈赤,甚至还帮努尔哈赤把所有可能造成威胁的女真部族全都给打残了,生生给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机会,结果李家最能打的这对父子一死,其他李家儿孙再也控制不了局面,这才有后来的清军入关。

但谁都不能否定,李家父子,尤其是李成梁和李如松两人作为武将的天分。

“李兄你放心,别的事情也许我还会和你推脱推脱,但你这样的名将种子,扔在京师三大营和那些老兵油子为伍,岂不是暴殄天物?”

李如松本来还以为至少要软磨硬泡,最后付出点什么条件和代价,可汪孚林答应得如此爽快,他愣了一愣之后,心头那些许芥蒂立时丢到了九霄云外。

武门子弟,就当战场建功立业马革裹尸,光耀门楣,岂能在京师这种富贵销金窟中虚掷时光?

他二话不说就拿了酒壶过来,先给汪孚林斟满,随即又给自己斟了一杯,这才真心诚意地说道:“那我先干为敬!”

这一次,汪孚林没有二话,和李如松碰杯一饮而尽,等抬手示意李如松坐下来,他就低声说道:“我建议李兄不要去大纱帽胡同张大学士府。至少不要在上头有人召见你述职之前去张家。”

李如松顿时瞪大了眼睛。当初汪孚林到辽东来,据说就是张居正的授意,而那时候更有传言,汪孚林这个三甲传胪的名次就是因为张居正的授意而得来的,而且鉴于对方是时任兵部侍郎的汪道昆侄儿,所以他才特意结交,就连父亲和母亲对人另眼看待,也是因为如此。而现在,汪孚林这个铁杆的张居正心腹,竟然明确表示让自己不要去张家拜访?要知道,往年不要说他亲自进京,就是父亲派人来京师,第一件事也都是往张家送一份厚礼!

难不成张居正的病真的到了这种危险的程度,所以汪孚林已经不顾往日张府门下心腹这一重身份,直接站在了小皇帝这一边?

尽管明知道这种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不适合问出来,可李如松还是忍不住问道:“元辅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