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堂上督学御史谢廷杰立刻坐直了身子。直到明朝中叶,天下各省方才全都设立了专门的学官,其余省份都是以按察司副使为提学,南北直隶则因为不设按察使司,于是以巡按御史来提督学校,每年的乡试主考官也往往要报请朝廷另外派人,督学御史从旁辅佐。所以,他这个提学大宗师刚上任不久,也打算抓紧时间,争取三年之中各府县每年录取一批生员,把成绩做出来,谁知道刚走就闹出了这样的舆论!

他恼火地一拍扶手,对左右喝道:“出去给本宪查看,究竟谁在外咆哮呼号!”

御史巡按地方,除却书吏之外,往往还会调一两个国子监的监生随行,算是给后者提供一个历练的机会,日后也可以凭借这样的履历来入仕,但多半当个杂佐官就到头了。谢廷杰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年方四十的老监生,闻言立刻应喏而出,不多时便复又进来行礼道:“大宗师,外间一男自称是汪孚林族侄汪秋,其弟为汪孚林强买为奴,请求大宗师为他做主。他还说,那张卖身契是假的,乃是汪孚林买通歙县户房一个典吏,盖的是用一块豆腐干刻的假印!”

刹那之间,明伦堂上一片哗然。这种内幕实在是太劲爆了,哪怕大宗师当面,也没人能够抑制得住交头接耳的冲动。

而作为今日主角的汪孚林,此刻也不由自主张大了嘴,竟有一种哈哈大笑的冲动。

他怎么都没想到,那个狠心虐待亲弟,又将其出卖他人的汪秋,竟然还在当时那张卖身契上藏着这一招,然后在这种要命关头发作了出来。

可是,不管是真是假,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撞进来!

第十三章 猪一样的对手

如果这时候有人一直暗自观察督学御史谢廷杰的脸色,那么也许会发现,最初升堂见生员的时候,这位大宗师并没有太大的盛气,笞责的那个生员更是一点都不冤枉,此人在县学连续三次科考中都落在最末一等,甚至还有科考作弊的传闻,故而才在大宗师亲自考课后,挨了一顿竹笋烤肉。而等到汪孚林上堂之后,谢廷杰也没有动辄大怒诘责,而是给了对方置辩的机会。但此时此刻,这位年纪不小的提学是真怒了。

等到汪秋一上堂,他便厉声问道:“你既然说汪孚林逼侄为奴,甚至于卖身契上弄虚作假,此中情形,给本宪一五一十全都说清楚!”

汪秋很光棍地往汪孚林身旁一跪,磕了个头后便直起腰说道:“大宗师,小民家里父母过世之后,便和弟弟相依为命,纵然家中再穷,又怎会有货卖亲弟的念头?是汪孚林见小民那弟弟年方八岁却生得俊俏,于是有不良之心,故而趁小民新得长子,却欠下不少外债的当口,逼小民将亲弟卖了给他!而且,他知道户房刘司吏为人一丝不苟,必定不会准许这等血亲买卖,便买通了户房钱科典吏万有方,在卖身契上盖了豆腐干上刻的假官印!”

说到这里,汪秋竟是从怀中拿出一个小包袱,小心翼翼地解开之后,赫然是一块已经长毛了的豆腐干,他举起给众人看了,就只见下头还留有印泥的痕迹。他皮笑肉不笑地斜睨了汪孚林一眼,这才朗声说道:“这是学生从万有方处偷来的假官印,可以请汪孚林拿出我那亲弟的卖身契来,验看这印鉴是否一致!也可以对照这一个多月来,经户房钱科典吏万有方之手出具的其他公文,看看是否一模一样!”

要不是知道这场一个小秀才引起的风波后头,还有更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名堂,自己一直有些投鼠忌器,听到这里,谢廷杰一怒之下简直想立刻革了那汪孚林的功名。然而,他怒气冲冲地往汪秋身边那小秀才脸上一扫,却只见其非但没有露出半点惊慌失措的表情,反而镇定得有些过了头,嘴角还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此中有鬼!

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谢廷杰便立刻开口喝道:“汪孚林,你可有话说?”

“既然汪秋告学生逼侄为奴,那学生提请大宗师,将汪秋之弟汪金宝宣召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