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页

马上又有人骂道:“甭客气了,杨业居心昭然若揭!”

杨业盯住刚才那人,问道:“什么居心,你倒是说来听听?”

那人道:“什么居心你自己不知,还来问老夫?”

杨业皱眉道:“尔等且好生在此呆着谋划对付辽军南侵是正事。”说罢转身便走。

人群里嚷嚷道:“杨将军多想想怎么向朝廷交代今日之事罢!”

一行人快步退走,那群人追了上来,被侍卫挡住了。毕竟是文官,笔墨、口舌甚利,动武就不行。

他们离开军府,回到杨业的院子。屏退左右,杨业便问:“杨将军可觉得有啥蹊跷?”

“大帅海涵,在下非不相信您。”杨业鞠躬道,“只是事关重大,在下等多看看,也好回去交代。”

杨业哼道:“本将看你们就是不信。这种事儿,谁都想让别人先动手。”

杨衮摇头否定,不再争执,反正看也看了。

“辽军何时动身?”杨业低声道,他有些急色,“事已至此,你们也看到了,本帅怕夜长梦多控制不住局面。”

范忠义抢先答道:“萧公已在丰州(呼和浩特)准备妥当,大将萧咄里率大军十万(号称)以待!”

杨业皱眉道:“究竟有多少人马驰援?”

范忠义沉吟片刻道:“应该有三万多步骑,其中契丹精骑万余骑,奚、女真步军两万。萧公亲自坐镇丰州。大帅只需派信得过的信使,拿着咱们的书信去丰州,自有萧公接见;萧公一得到消息便调兵至云州,大帅得以固守雁门为名,将云州移交大辽,便于辽军靠拢。”

杨业一边思虑一边微微点头。

范忠义又道:“咱们二人暂且留在代州,以便与萧公互通南北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