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魏仁浦等了一会儿,便又说道:“既然如此……禁军骑兵精锐驻扎‘宣仁城’建址北面,并在桑干河、温渝河上建立浮桥通道,设立步军营防守。

在辽国大军南下之前,加紧建城。依旧照新、津二城的法子,先筑军事工事、外围诸堡,一月内可成;先站住脚跟,然后才建造城池城墙。

南线诸城土堡拆除,乡军主力北移至北线筑堡防守。

辽军主力南下之前,步军各部、乡军各部退至南线休整,骑兵主力驻扎北线。”

魏仁浦说罢向上位拱手一拜,郭绍点头道:“魏副使所安排之略甚妥,诸位爱卿明白了?”

众人纷纷拜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郭绍见状便起身离席,他一直保持了做武将时比较痛快的作风,说完就走人,除非有争议,不然时间拉得太长并无意思。

人们立刻躬身喊道:“恭送陛下。”

郭绍退至签押房,便收到了东京来的一份奏疏,提及南汉国的大食人使者到东京朝拜来了。郭绍顿时想起了大食人的优良帆船,毫不犹豫立刻亲笔写信送回东京。

如果有了上好的帆船,战略上也许可以更多的选择!那大食人从阿拉伯那么远的地方,也能航海到东亚;那么,同样的帆船在渤海附近近海航行,岂不是十分轻松?

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讯息

东京一片庆贺,河北捷报到处都在议论。

官方下诏公示的内容是,周辽大军在涿州附近大规模决战,周军获胜,击败辽军!辽军退至幽州,无力再战,残兵败将北遁。

这个说法略有夸张,但勉强属实,辽军主力在涿州确实败退了。周军以步兵为主,没有形成歼灭战。

主要原因还是没法解释真正的战略胜利,若是描述“周军守住了防线,让辽军无机可乘,对峙多日后,辽军因后勤粮草压力撤退至草原”也不带劲!

而且此战的意义远不止让辽军主动撤退那么简单,于是真相也只有郭绍那圈子的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