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周朝禁军两大系统,四大主力、诸班直共约十四万人。禁军是整个国家的武力最精锐,而铁骑军又是禁军中最精锐。殿前司两大主力,控鹤军历来表现堪忧,铁骑军才是真正撑起殿前司地位的一支人马。

当然,如果要乖乖的遵守规矩和军法,赵匡胤确实不算什么,上面的张永德、枢密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权否决他的动作。但如果大家都不讲规矩的时候,赵匡胤在铁骑军的控制和威信优势明显。

郭绍也相信,如果不是有生死之仇、不是今后的皇后政权会专门盯着赵匡胤;赵匡胤想直接兵变的风险实在太大,胜率可能不到五成,他肯定不愿意干;而先进行博弈然后逐渐取得势、才是明智之举。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郭绍手底下也有两万人,大小武将许多,但他只能和左攸两个人先在这里密谋。这种事,说出去太危险。这间厅堂的房屋孤零零的、墙壁厚实,所以郭绍才选在这里议论,之前已经在附近部署了几个心腹亲兵,不让一般人靠近。

郭绍沉思许久,终于开口道:“我要换作赵匡胤,这关头也会搏他一搏。”

左攸也认可他的说法:“搏一下还有机会,不搏必败无疑。”

“对,错过了这节骨眼上纷乱的形势,一旦新旧大权接替完成,赵匡胤就动不了。”郭绍道,“皇后当政,首先就会对赵匡胤进行严防、削弱、清洗。朝廷军政大权他一样都没有,连调兵和驻防都没有权力,还博什么弈?”

郭绍沉吟道:“他要是不愿意放权跑路,最后还得拿真刀真枪干。反正一定会动手,等到以后处处受制才干,何不趁现在的时机?”

如果是别的庸人,根本没胆识放手一搏,就好像一头猪要被杀了、它都不敢咬人,只能战战兢兢地等死;但就因为对手是赵匡胤,郭绍才相信他会做出最明智的唯一选择!最考验胆识、勇气的选择!

最冒险的方法,有时候反而是风险最低、最有效的做法。

左攸再次问出了刚才的问题:“主公以为,赵匡胤的策略是什么,想干什么?”

“他想兵变!”郭绍直接说道。

两人顿时面面相觑,只剩下外面的风在呼啸,吹得树木哗哗作响。

郭绍沉声道:“我试图揣测他的意图,想象怎么做才是赵匡胤最明智的选择……想找到他的谋略线索。

如果我没猜错。赵匡胤认定我是最大最彻底的反抗者,因为和他一样、我不反抗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没得选!赵匡胤现在的目的,就是想把我这个最顽固的反抗者调离京城,让部下嫡系虎捷军左厢群龙无首、或是完全来不及协同反应;然后矫诏,捏造一个名义比如奉诏清君侧之类的,以心腹为核心、不用太多人,裹挟铁骑军各营壮大声势恐吓京师其它人……最终的目标,以部分精锐攻占金祥殿、控制枢密府政事堂两大要害,特别是金祥殿。然后挟制中枢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