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为首一年轻武将正是董遵训,他身披双层重甲,裹得像铁片粽子一样,座下一匹纯血高大巨马,率军猛冲而来。董遵训一身重甲,动作却还十分灵活,张弓便射,“啪……啪”两声弦响,便见二十余步外的辽骑两人陆续落马。

两军已经靠近,那辽军被射却并不拿弓箭还击,而是立刻提起长短兵器拍马加速,抓紧时机得到冲力。

果然片刻之后,周军马兵已经冲至面前,董遵训直接把手里昂贵的雕弓扔掉,从背上拔刀。马上长刀只能从背上才容易拔出来,“铛”地一声,兵器撞击火花飞溅。

身边的亲兵也冲上来了,双方如电驰一般交替而过。一个周军骑士拿樱枪直接捅进了契丹骑兵的腹部,立刻放弃了樱枪,但迎面又一枚铁骨朵呼啸而来,他来不及躲闪,脸上正中一击,顿时“啊”地惨叫了一声。像大号蒜头一般的铁疙瘩砸在鼻子上鲜血立刻飞溅。

大街上成片的马兵一时间疯狂劈杀,铁蹄践踏得地上的血肉像烂泥一样。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级浮屠

城中有一座七级浮屠,郭绍在佛教浮屠顶层上看到的,却是杀戮。

从这里看下去,整个涿州尽收眼底,但太远的地方只能看到城楼和房屋,看不清楚那街巷中正在发生什么事。好在辽军骑兵从南门进城,只在城南、东的局部区域蔓延。

到处都是浓烟,一些房屋烧起来了火光冲天。人马更是汹汹,眼前的景象……就好像现代的都市上下班高峰期时,忽然出现诸如地震之类的灾难,人群在惊慌奔跑。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一口气奔上七层楼,一面捂着胸口大口喘息,一面说道:“杨将军(杨彪)的人已经从中路向老水渠几路增援,派俺回来报信。”

郭绍听罢只是微微点头,便从窗口离开,在地上的一张大纸上找了一下,提起砚台里的毛笔在一处位置重重地划了一道横线。

周围的亲兵和传令兵都压根看不懂郭绍划了什么,只见纸上又是圈圈、又是叉叉,还有长短不一的线。

这种塔里面是没有摆设的,又窄又高。四下的窗口只是一个个洞,也没有窗户扇,真是四面透风。郭绍便抬起头,听了片刻城里的动静;然后又埋头看那张纸,接着把手里拿的册子上的一页纸撕掉放在口袋里。

他做着一些琐碎的动作,却一句话也不说,旁边的亲兵也不敢说话,气氛十分怪异……因为郭绍还在念念有词,好像在祈祷或者诅咒,没人听得懂他在念什么。

其实当一个人动作琐碎、完全不顾自己的仪表时,他的内心很紧张。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站了起来,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拿手按在腰间的紫色绫罗腰饰上,上面有一些歪歪斜斜的花朵……为什么禁军大将会穿这种腰饰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绣得非常难看,几乎是一个不懂针线活的女子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