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然后每人发三面令旗,插在背上以区别作战将士。

准备妥当,郭绍便召集左厢数十武将到中军议事。先把木头印章拿下去让他们看,一共两种印章。

第一种十二枚,武将和中军各六枚,每一枚上只有一个字,“忠、勇、武、信、义、胜”,是发给军都校的。第二种下发三十八枚,是给指挥使的,上面刻二个字,“忠甲”、“忠乙”、“忠丙”如此类推。

郭绍道:“每一次作战前夕,便抓阄。抓到哪枚就是哪枚,不得泄露自己的印章,也不得向别人打听。如果遇到紧急出军来不及抓阄,则以上次抓的字为凭。”

“各部禀报军情、中军下达军令,都要加盖印章。字对不上,军令作废,可以不予理会。”

“当然,指挥使的第一个字忠勇武信义胜,抓阄后可能和军都校的字不同。要记住当日发了多少次军报,每次都写上数字,防止军令和军报在半路遗失。”

郭绍当场任命左攸为行军参赞,负责书写收发军令;又令覃石头为传令兵指挥使,负责统率差遣传令兵,把他手下剩下的几十个人都编进了传令兵队吃军饷;罗猛子依旧率亲兵队三百人。

覃石头就是在攻寿州的时候率部逃跑,差点被李重进下令就地正法的老卒;后来郭绍求情,幸免……又在攻城时勇猛立功,死了一半人之后活下来的被免罪。他的儿子本来是都头,不过被猛火油烧死了,覃石头被郭绍直接任命为下营的都头;后来一直追随郭绍,忠心耿耿,所以郭绍现在已经很信任他了。

据说铁骑军那边经过筛选淘汰,全是勇猛的大汉。不过郭绍又要淘汰的一些人重新编进了禁军系统,他似乎并不计较手里都是些什么人。

无论怎么样,就算被禁军淘汰的士卒,总比当初在武讫镇那帮七老八十的老头中用。因此郭绍毫不嫌弃,只要是兵都收着。)

……郭绍又把上次拿来“作秀”的一批绣着老虎图案的旗帜拿了出来,叫人绣上各军编号,然后发给大伙儿用。

一时间修筑好的几个营寨里,到处都飘着猛虎旗,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不过还算霸气,似乎虎成了虎捷军的标志……虎捷军本来和虎没什么关系,因为以前不叫虎捷军,周朝建立后才改的名字;就像铁骑军以前叫小底军一样,换个名字而已,人还是原来那批人。

不久之后,高怀德率右厢到达濠州。

高怀德发现营寨和工事都让郭绍给修好了,他很省事,直接就把军队驻扎进了修筑好的营地。

陆续又有从寿州调来的数万民壮、镇兵、乡兵到达濠州,一时间濠州城外的人马越来越多了。郭绍便下令开始构筑两道围城工事。

唐军按兵不动,周军也没什么动静,将士们成天都在干活,准备各种各样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