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刘班头又惊又怒,喝道:“姓赵的道士,切莫在此胡言乱语……”

赵然见民意可倚,心中有了底气,刚要动手,忽然见到人群中呼喊最卖力的一个人正是金久,也不知他何时溜了进来,而且还没穿道服。见到了金久,那么想必关二他们也差不多该到了,于是赵然再往边上看去,果然见到关二等人正从大门外围观的人群中往里挤。

赵然冲金久使了个眼色,嘴角又往大门处一努,暗道老子要动手了,你回头跟关二他们堵住门口,别放跑了这些差役。

就见金久愣了愣,似乎没能“领会精神”,赵然暗道你个笨蛋,嘴角又往大门外努了努。

金久恍然,脸现坚毅之色,重重点了点头,猛然间振臂高呼:“乡亲们上啊!打死这帮狗杀才!”

群体事件往往都是这样酿成的,只要有人带头,老百姓们非常容易陷入高亢热血的氛围之中。金久这一嗓子如同引爆了火药般,人群顿时从大棚下汹涌而出,将刘班头等十多个平武县差役卷了进去。

我靠!老子不是这么设计的!赵然顿时目瞪口呆。

第二十一章 债权转移

平武县的十来名差役毫无心理准备,被暴怒的百姓围起来就是一阵好打。

有胆气壮一些的,抄起手中的铁尺、哨棒抵挡,但这些家伙什并没有多大杀伤性,被人群一围就施展不开了,反而惹得百姓发怒,拳脚之下更不容情。

有胆小的,当即就向大门外逃去,却被关二等人堵了回来,于是慌不择路间绕着慈善堂狂奔,但哪里逃脱得了,被一一追上打翻在地。

看着这不受控制的一幕,赵然的第一反应是坏事了,但细细琢磨片刻,却忍不住笑了。这种群体性事件如果放在赵然穿越来的那个时空,是相当严重的,无论对错,双方主要当事人都会被追究责任。可在这个世界,大明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却截然不同。道门力求稳定,官府最怕民变,只要激起民变,官府的通常做法是将引起民变者推出来顶缸,以求平息民愤,而对百姓则以安抚为上,只要百姓不将民变转化为“揭竿而起”,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是两种不同的执政风格,其根源在于执政者是否自信。

恶差欺凌百姓,引发百姓群起反抗,单这一条,就保证了赵然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同时,恶差在没有经过道门允许的情况下,擅自闯入道院产业内搜捕,在程序上也保证了赵然的正确性。相通了这一层,赵然心里便安稳多了。

当然,他也不能任凭愤怒的百姓将差役打死,否则很可能事情会产生变数。稍微看了一会儿戏后,赵然将金久和关二招过来,嘱咐他们赶紧收场,别弄出人命来。只要不出人命,他就完全能够站得住脚,不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有金久和关二帮忙转圜,刘班头等十来名平武县的差役总算没有当场毙命,不过也没少遭罪。刘班头鼻青脸肿自不用说,嘴角满是鲜血,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其余差役大多如此,有两个抵抗最激烈的,伤情则要严重一些,看样子腿被踩断了,正疼得在地上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