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以后你到元婴期,化神期,多得是人告诉你那些传闻。你也不问,只藏在心中,成了心结,耽搁修行要怎么办?”释沣出神的看向远处,将差点埋进自己衣襟里的师弟拎出来一些。

陈禾抱得太紧。

如果他们不是修士,释沣都要紧张的把陈禾拽出来,免得师弟憋得连气都喘不上来。

“我总会知道真相的。”陈禾含含糊糊的说。

那声音就像咬着释沣衣服在嘀咕,温热的气息喷在胸口,释沣微微一颤。

“哦,你怎么知道?”释沣抬手摸摸陈禾发顶。

“长眉老道肯定知晓!”陈禾坚持不松手,埋头不起,“还有谷主!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

释沣失神的笑了笑。

——他怎么忘了,师弟自小就机敏聪明。

“嗯,他们是知晓,可知道的不够多啊!”释沣手指滑到陈禾耳际,就顺势拨弄了,谁知道耳廓瞬息就泛红了。

释沣不敢再逗他,收回手,半开玩笑半是郑重的道:“因为他们都像你一样,很知情识趣的不多问。你们不问,我要向谁辩白呢?”

“那你说!”陈禾闷闷的开口。

语声里颇有赌气的意味:“今天不说出来,我们就站在这里不走了!”

“…好。”

释沣抬眼,越过眼前的陈禾,越过一丛只剩干枯枝桠的树木,凝注在阴霾的灰云上,半晌之后,才悠悠开口:“我平生不信命数,最终却栽在这上面,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天定。”

“陈禾,恰好整整三百年前,我与你一般,也是十七岁…”

第80章 过往(中)

三百年前,东宁郡梧城。

这里两山环绕,一水相邻,地势上佳,是东宁郡最为富庶的县城。

彼时天下初定,新朝建立,天子威加四海,因战乱逃离故土的百姓纷纷回来耕种,多年萧条的城郭再次熙熙攘攘,商队络绎不绝,将开太平之世。

释家迁徙到梧城十年后,亦成为赫赫有名的商贾。

他家的铺子里堆满了光鲜亮丽的布匹丝绸,又延请了众多绣娘,制出精巧绝丽的衣裳,是当时东宁郡最负盛名的“云锦织造”。每年收上来的蚕茧多不胜算,每年账面上的进项也是源源不绝。

生意做得这么好,释员外自然很忙。

他是外迁之人,在梧城没有宗族帮持,全都靠他与心腹管事们忙前忙后。

忙到什么程度呢?一年里有七个月都不进家门。

家财富足,生意兴旺,释员外算得上是梧城中颇值得羡慕的对象。

尤其他还有两个好儿子!长子释沧,生得面目英挺,芝兰玉树,更兼练得一身好武艺。

释家商队常年在外,世道又初平不久,前朝余党遁入民间溃逃的兵将聚集为寇,四处为祸。山匪水盗众多,释家生意兴盛,就有释沧的功劳,因为敢来打他们商队主意的亡命之徒,皆都铩羽而归。

释员外仅有两子,长子与幼子年纪相差悬殊。

十里八乡的媒人抢着上门给释沧做媒时,释沣还不会说话。

按理说,老来子,小儿子理应最受宠爱,释家却打破了这条惯例。

大约是生意太忙,释员外连家都不回,哪里能顾得上幼子?平素是不管不问,只有回到家中才喊来瞧上一眼,淡淡的问几句——这都算不错的了,有时匆匆来去,在家中后园或回廊上看到小儿子,还嫌见面说话太麻烦耽搁时间,直接绕路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