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编书

南北杂货 报纸糊墙 3032 字 14天前

这个年代的长安青年大多比较跳脱,并且非常具有挑战精神,一点都不像后世人印象中刻板稳重的古人形象,大约还是与眼下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关。

想要被朝中的大佬们发现和重视,他们首先自己得突出,得有名气。更别说就算是在一个家族里,想要获得更多重视,更多资源,往往也需要表现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罗用就担心某些急于出头的年轻人,会把自己当做挑战目标。

若是果真如此,形势对罗用来说就会非常不利。

另外,在罗用提出兴办工学之后,长安城中各个家族之间,对于罗用这个人的态度,也开始有了变化。

正月里,工学的兴办地点最后便定在布政坊,布政坊就在宫城西面,西市东北角,是个闹中取静的好位置。

治安更是没的说,右金吾卫便是设立在这个地方,所谓金吾卫,就是负责长安城治安的一个部门,宵禁巡逻之类,都归他们管。听闻尉迟敬德亦居住此坊。

把工学设立在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朝廷对于这所新学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最后宣布的工学博士总共有五位,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罗用,并且在这五人之中他的地位最高,工学之中各项工作都要以他为主导。

另外,助教的人选大致也都定下来了,人员数目颇多,不用说这里面肯定有各大家族的人,皇帝自己的人也不会少。

罗用年前方才当上了长安县令,未过正月十五又兼任工学博士一职,对于一个农户出身的年轻人来说,也算是官运亨通了。

县衙那边有杜构,罗用基本不用怎么操心,只需在必须他出场的时候,大致走个过场便可。

罗用不仅给与杜构权利,也给与他钱财,只要是能用他们现有的钱和权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那背后必定就是有什么力量,以罗用他们目前的处境和地位,难免也会有需要妥协的时候。

杜构这个代理县令做得相当好,恩威并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按住了衙门中的绝大多数老油条。

只要按住了绝大多数人,余下那些想蹦起来闹事的,就不得不掂量掂量看看形势了。

杜构这个人,比罗用想象的还要能干得多,很多事情换了罗用自己,做得肯定也没他好。

还有那个名叫夏彦的莱州青年,当年他们几人一路护送杜构流放之路,杜构被赦免之后,其他人都回莱州老家去了,他则跟随杜构去往河西,参与雪灵渠工程,现在又到了长安城,依旧给杜构打下手。

一个商人之子,混到他这种程度,也许还算不上什么出人头地,但他眼下确实也掌握了一些权力,他的家人在莱州那边,应是会有所受益,至少不会像过去那般任人搓圆捏扁,从前很多对于他们是拦路虎一样的存在,渐渐也会开始给他们让路,这就是权力的好处。

罗用这一边,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工学上面,工学的招生等一应事宜,主要交给侯蔺负责,罗用和另外几位博士,以及众助教,这几日都在商讨编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