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阴阳颠倒。

……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不过真实情况是天竺小国,在西方其他几国大国的暗中出手下,假借贡献长生不老药。

导致唐太宗李世民中毒,医治最终无效,在生命垂危之际,李世民封长孙无忌护国宰相,太子李治迅速赶回长安。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整个长安城哀鸿一片。

到处挂白灵,据事后所言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之时,天生异象乌云压顶,电闪雷鸣万兽悲痛,并且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龙吟。

同年,太子李治登基称帝,成为第三任唐朝皇帝,只不过好景不长,当朝的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逐渐强大。

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李治想收复皇权,像唐太宗那样,手握整个大唐权力,只不过想的虽然好。

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李治只能求助皇太后武媚娘,武媚娘也欣然答应,只不过也提出了条件。

那就是“废王立武”,李治也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下来,因为他想借着“废王立武”重新宣扬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只不过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却迅速的集合在一起,反对李治的废王立武,李治背后的武媚娘,也不甘示弱。

联系了武家和暗中收买的大臣,与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成了整个朝廷最大的两方势力,互相争斗着,整个大唐朝廷也变得暗流汹涌。

永徽六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媚娘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媚娘为后。

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显庆四年,四月,武媚娘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显庆五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只能叫和他同一战线的武媚娘干涉朝政。

……

还是长安城外那座山,已经五十几岁的白千墨,站在山巅,俯视着下面的桃林,核桃林中间那一个孤零零的小坟包。

目光之中有些复杂,不过确实并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一边行走着,一边低声自语道:“故人已去!我也应该奉行天命,阻止这阴阳颠倒,祸乱人间。”

声音随着清风,消散在整片天地,山巅之上也再无那道身影,半天后长安城门外一身道袍的白千墨。

站在门口,看着这熟悉的城门,有些物是人非的长叹一声,就跨步走入城门向着街道,尽头的皇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