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高铭听出来了,“您是担心,这件事是太子指使的?”

如果太子盯上他们,确实不妙,毕竟是储君,等他登上皇位,刚才被王仔昔念到名字的都得凉快。

赵桓即位后,的确也是这么做的,把这群绕在他爹跟前的奸臣们,统统清理了一遍。抄家的、流放的、斩首的、雷厉风行一通打扫,能看出对这群人的仇恨压抑许久了。

赵桓对他爹赵佶那是一百个不满,从来就没彼此看顺眼过。

父子俩的关系早就冷到了冰点,不过,因为本朝储君地位超然,朝中暗中支持太子的人并不少,加上赵佶的性格,往好听了说是仁慈,不忍对亲骨肉下手,说难听点就是缺乏魄力,优柔寡断,赵桓的太子之位目前还没易主。

但赵佶对太子手软,对王仔昔可没这个念头,他已经磨刀霍霍向王仔昔,准备把这个妖言惑众的家伙解决了。

与此同时,狱中的王仔昔不仅默写出了那天没说完的人员名单,还放出话来,如果皇帝不听神仙的劝告,反而杀了他这个上天的使者,必会遭到惩处。

恰好前段日子,沧州降下了一场大雪,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有余,算是反常气候,赵佶这心里就有点犯嘀咕。

“父皇,我派人去查了一下,嘉佑年间确实有一个叫洪信的太尉奉命去龙虎山祈福期间,传出过放走魔君的流言。我派人找到了他的后人,他的一个孙子已是耄耋之年,也就不隐瞒了,说他祖父从龙虎山回来后,一直念叨自己放走了魔君,心里愧疚,没多久就抑郁而终。家族内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身为皇城司提举的郓王赵楷向皇帝汇报查到的情况,“另外,也派人去了龙虎山,相信不久就会传来确切的消息。”

赵楷不敢说谎,因为如果说谎的话,他的父亲派别人去查,很快也能查到这样的真相,到时候她反倒没法交代。。

赵佶心里一下就没了底儿,这一切听起来很像是真的啊。

他再看这些星宿的安排好像也并非没有道理,就比如说这高铭吧,他是天英雄,他确实是这些人当中年纪最轻,最为杰出的。

再看天贵郑居中,他是走了郑贵妃的门路,与那郑贵妃沾亲带故,可不就用了一个贵字。

就在赵佶自己瞎琢磨的时候,东京场内,依然悄悄流传一份名单,上面都是一些朝廷大员的名字。

据说这些人都是天上的魔君降世,专门祸害朝政,灭亡大宋的。

瞬间,就在百姓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这一百零八人,有中央的官员也有地方大员,涵盖面很广,且多数人在民间名声都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