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谁也不敢妄动

“仆射说的是,总不可能把几十万人马都摆出来,然后兵对兵,将对将,无头无脑的厮杀一气。”

“大帅英明。”

“传令下去,各边城的守将,一律不准行动,再通传另外两个总管,协助本帅行事,每三日互通有无一次,来往的红翎信使不可中断。”

“得令!”

李世绩所说的三日通信一次,几乎每天都要派出探马的,因为边疆这边最远的距离刚好就是三日到达。

李世成绩这样决定,等于是要边疆的这些城,每天都得派出信使,来回通传消息了!

总的来说李世绩做事还是以稳中求胜为主的,他和李靖的手法有很大区别,这一次他更加小心,因为他很清楚后果,这次是他崛起的关键时刻。

能不能在三省里站稳脚步,就看这一次战事的结果了!

能打败夷男的大军,当然是最好的结局,可是李世绩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一个不对就有可能身败名裂的,名头毁了或许还能满不在意,可要是脑袋没了,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更何况还是全家人的脑袋,所以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只要安安生生的把夷男那三十万大军请退回去,就算是胜利了。

虽说李世绩没有着急取胜的心,可他毕竟也是统帅之资,多年带兵的经验不是吹出来的。

一桩桩一件件,安排的不急不缓,随手而为信手占来,稳坐中军大帐不动如钟,周围的情况他一刻也不敢放松,甚至他想把李唐朝廷这二十万人马,具体到每一个百人队的来去踪迹,都想掌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边李世绩小心翼翼,那边右卫大将军、代州都督薛万彻,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两人调集胜、夏、银、绥、丹、延、踯、坊,石、隰10州兵马,镇守在胜州(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

两人也是安心守城,不敢轻举妄动,天天关注着边城友军的动向。

这天上午两人又在大将军府里商量战事,案几上摆放着地图,阿史那社尔紧皱眉头,旁边的薛万彻心知肚明同僚的揪心处在哪里,好言相劝!

“贤弟,莫要担忧下去了,令兄不是一般人物,会处理好一切的。”

“唉……”

愁眉苦脸的阿史那社尔无可奈何的坐进了太师椅里;

“大都督有所不知呀,我家兄长虽说也不糊涂,可终究能力有限,部落里的事情尚且还能处置,可……摊上这些大事情,就有些吃力了!”

“何况该死的吐蕃国主,又安排了大军压境,恐怕我的兄长这会儿连羊肉都吃不下去的,我最清楚他了,他没有这个本事抵挡吐蕃的进攻,唉……”

薛万彻点头认同,坐到了阿史那社尔的旁边,耐心的劝解着;

“也是真够闹腾的了,换谁是你都要吃不下饭的,不过嘛……要我说贤弟你也不必紧张过头,吐蕃的弃宗弄赞也不是傻子,能统一大雪山的人物,岂能叫夷男呵斥来去?”

薛万彻这一番话说的阿史那社尔岩眼睛一亮;

“对呀!大都督说的正是道理!”

“哈哈哈哈,所以我说呀,贤弟你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也。”

“那吐蕃国主不是傻子,岂能会因为夷男的三言两语就真的把自家孩子往死里逼迫?”

“无非就是弄几万人过去你那边装装样子,别说咱们在等了,那边的夷也男在等,几十万军的对决,不是儿戏,谁也不会轻举妄动的。”

“而吐蕃的人马同样在等,夷男这边如果攻下一座城,打开去中原的通道,弃宗农当然会全力以赴的。”

“反之,他绝不会轻易就跟你的部落死磕到底,所以说,真正的关键还在夷男和李唐朝廷的对决上头,打退夷男的兵,你得部落自然会解除危机。”

“没错,大都督说的对,我也是关心则乱了,仔细分析一下,的确是这个道理,吐蕃也是不可小看的大部落,弃宗农更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哪能轻易的被夷男利用?”

“贤弟总算打通了心结,这下我就放心了,你我一起坐镇一方,倘若你总是心不在焉,愚兄孤掌难鸣啊!”

“大都督过谦了,谁人不知大都督的本事,不在三李之下?没有小弟,大都督也能坐镇一方,不动如山的。”

面对阿史那社尔的官面文章,薛万彻严肃的摇了摇头;

“不敢托大,特别是这次的兵事,更不能掉以轻心,有你我兄弟在这里守着,齐心合力,才能功成的。”

阿史那社尔说的三李是,李靖,李世绩,李道宗这三个帅才。

“大都督放心,小弟尽心而为,当以兄长为主的。”

阿史那社尔不是傻瓜,尽管他有结拜兄弟李钰的无限度支持,可总不能屁大点事都去麻烦兄弟吧?所以他也要和各路人马搞好关系的。

况且眼前这位的能力的确出众,多看多学没有坏处。

薛万彻很是感激的拱了拱手;

“愚兄多谢贤弟的支持。”

“兄长快快不要这样!”

阿史那社尔和薛万彻这两个人,一个是新贵崛起,根基不稳,另一个是前太子的旧部下,老势力的领头羊之一,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原则上来说,新旧势力的碰撞应该互相防备,互相警惕,两条心才符合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