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这是射钱不是射箭

“回牛大将军的话,下官这三贯半说的还是咱们朝廷制作,人力都是不要钱的,也有许多便利之处,换做别家来做这一根就得多出一贯多的银钱,也不是啥稀罕事儿的。”

一群大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是狠狠的摇头,这种价钱的箭羽谁他娘能用得起?

好家伙!嗖一声就是三四贯呐,两千弓箭手一起发一箭就是七八千贯银钱射出去了,他娘的两千弓箭手连法十箭,过瘾是真过瘾,也能把贼兵射成刺猬,可是一次发十箭?可就是七八万贯呐!好几个大将军心里简单计算了一下,都不停的咽下去吐沫,湿润那被银钱刺激发干的嗓子眼儿。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问道;

“朕心里有数了,你再说说这把强功是否能做出来?一把又要多少银钱才能够用的?”

“回陛下,自古以来制弓的材料都是因地制宜的,其中干、角、筋、胶、丝、漆都是就地取材,以便宜为主,因为弓也有损耗的,也会坏掉也需要补充,所以不敢太过讲究,并不是说工部不能制作强功,比如十六卫的将军们所用之强弓,虽然比不上这把,但是却比儿郎们用的厉害许多了,这是因为制作讲究,银钱又是将军们自己出的,所以能做出好东西。

像这把强弓的干是以最上等的柘木为主,不像咱们工部的弓,都是檍木、柞树,但是又比南人用竹又好了一些,这“角”即是兽角,用的是南方的水牛角为用,咱们北方是没有水牛的,只能以羊角代替,从这点看是比不上这把上等弓的,也相差太远。

制作上等宝弓都是以最健壮的牛筋为主,可是咱们朝廷的律法规定不能杀牛,所以只能选择次品充数了,若是全用上等壮牛的牛筋……那得宰杀多少耕地的壮牛了,若是那样本末倒置,天下农人还如何耕种犁地?”

李世民的眉头更加紧了,旁边的一群大将军也心凉了一多半儿,牛进达看着尉迟恭;

“得老黑子,我看咱们谁也别想了吧,把天下的牛宰杀一半儿用来制作上等弓?这种蠢事谁能做得出来?”

尉迟恭难能可贵的没有和牛进达抬杠,失望至极的点了点头。

忽然有个将军来了一句;

“南方不是水牛多吗?”

秦琼摇了头严肃的说了一句;

“多是多,但是南方水田都是丰收田,每年给朝廷送来许多白米,怎能去杀水牛?水牛虽然不如黄牛但是也可以耕地的,不能杀不能杀呀!唉……”

李世民听了秦琼和牛进达的话也是频频点头,开什么玩笑,可不能宰牛的不论是黄牛或者水牛,一个都不行没得商量,李世民愁眉苦脸的看着工部的张员外希望能得到答案,那张员外赶紧低下头回应;

“启禀陛下,即便是制作此宝的匠人亲自来传授秘法,也不能大量制作否则必伤天下农人之根本,若是不用壮牛的筋根本制作不出如此上等的精品,请陛下不要再考虑这条路了,咱们多花一些银钱绢帛出来贴补,只改良箭羽也能提高一些射程的。”

李世民无奈的点了点头,尽管他很想做的更加完美,可是说道动摇天下农人的根本问题,李世民准备压下不现实的想法放弃这条路子,旁边的长孙无忌立马上前一步在李世民耳边小声说道;

“陛下您别忘记了李大朗就要重走丝绸古路的事儿。”

李世民听了这话立马眼睛一亮,可不是嘛?那两个憨子在军营里学的差不多了,天策府上百家文武大臣都准备好了置换的物品,丝绸之路立马就可以开始出发的,到时候叫李大郎多换些草原上的壮牛回来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眉头又舒展开来,微笑着问道;

“你且不要担心牛筋的事情,若是朕从别的地方弄来牛筋,不伤咱们汉人耕种的根本,又有那高手匠人全部传授制作经验秘法,你等算算制作这一把强弓需要多少银钱?”

“回陛下,不用计算了,都是有数的事情,咱们得弓一把都要十三贯,这种弓就说牛筋不计算在内,一把至少也要三十贯往上的,

鱼鳔胶得来不易,不说筋丝了,只说使漆”用于防潮防腐,修弓胎、贴牛角、粘望把、铺筋、拉弦、上漆六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少,而且每一道工序都要比之前更加考究,才能做出这种精品宝物出来,马虎一点就要大打折扣的。

弓胎还要选上好木材,长短厚度更是要均匀分布,然后用熬制好的鱼鳔胶将角片粘在弓壁内侧,保证厚度均匀又粘合的严丝合缝,

其次将牛背筋或牛蹄筋劈丝,用走绳缠在弓壁上,最后拉弦上漆工序十分繁杂,因此臣等算都不用算,就了然于胸这种宝物的成本。

一把这种宝弓强弓没有三十五贯银钱根本拿不下来,甚至成本达到四十贯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的,要是制作成本便宜工部早就下手了,何必迟迟不解决拖到今天还是用的是比不上草原贼人的硬弓射箭?说到底不还是没钱配置不起吗!”

张员外说出这话之后工部的四个官员一起点头然后又一块儿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