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啥?种一块地里?那不叫人笑死了?

回过神来的李钰看着邹淑仪这边几十号人马,轻声询问;

“结果如何?”

邹淑仪扭过身对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道;

“齐老,您给族长说说吧。”

“好。”

这叫齐老的长者乃是李氏二房家生子里公认的伺候庄稼第一厉害,农耕上的一切事情邹淑仪都不敢小看,他把家生子和邹姓里头所有种田的高手聚会起来有八个,其中五人出自家生子十九大姓,两人出自邹家姓的难民,一人是同样厉害的公输家族的一位长老。

这八人都登记造册做了个二管事的差,只负责指导农人们兄弟,

老头正要弯腰行礼,李钰直接开腔;

“免礼,齐老已经过了七十,不必行礼了。”

那老头依然坚持着弯了腰;

“谢家主照顾,

启禀族长,已经开始上水的这些地,每百亩大概有三分之一不适合养谷子所用,水浇下去渗透的功夫有些快,不过用来种植粟米,或者小麦面却刚好相反是甲等宝地,

又临近河边有水利之便宜,若是好好伺候的话,以老汉的猜测其产量吓人,恐怕能达到两石半到三石之间,当然了老汉说的是邹大管事这般的不辞辛劳的施肥松土之后的田地,而且还要搭配水车之利,还要后面精心伺候,缺一而不可。”

李钰点了点头没有什不高兴的,这一点他提前就想到过了的,尽管之前在河边换地买地的时候已经叫管事们仔细比对查看过,但是李钰也清楚,好多地看着很好实际上还要通过科学实验之后才能用事实说话的。

再次筛选之后能留下一大半已经很不错了,况且挑选剩下的地也可以拿来种植其他庄稼,一点也不浪费。

“正好可以用来种粟米,先把谷子的事儿弄明白了,刚好时间到位,把用不了的地全部种成粟米好了,对了这粟米选种的事儿我就不用插手了,咱们北方不缺种粟米的经验,齐老多教导着他们,每一步都要把好关,养成了好习惯以后就步步轻松了。”

老头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精神头似乎很是不错,说话也有力度,中气十足的样子;

“家主请放心,我一直紧着农耕这边的事情没有放松过的,如今家主把所有田地都集中到了一起确实方便了许多地方,就说统一管着统一施肥松土吧,所有人都来这里,说干什么大家都干什么,真是痛快至极的。

再看看以前那种方法,东边一块张家负责,西边两块地王家耕种,今天你施肥,明天他松土,乌泱泱的一群人下地干活,结果却是弄得一团糟!

如今咱们这种全部集合在一起的法子就是好,要干啥都干啥,有劲儿使到一处,家主这种农场一般的样子确实厉害的很,只这一样就能比以前的散漫要增产一些,更别说还有新型水车的便宜了,我敢肯定以后咱们的农耕大事儿会越来越好的。”

李钰也是高兴的很,他一直就是赞同美国的那种农场化管理,科学化种植手段,不论人力物力都能节省,关键是效率转换比较高,不像一家几亩地那样鸡零狗碎的。

李钰看着不断抽出来的水,又再叮嘱了起来;

“这水也要照看着进行,今天无所谓多弄一些不打紧,明天沉淀过后就要一仔细查看了,水不能太多,只多出来一寸就差不多了,这几天把地都处置好,就开始扣大棚然后开始插秧栽苗,我要看看几个月后的收获到底能有多大,产量到底能有多高!”

邹淑仪最期盼的农耕大事终于拉开了帷幕,兴奋的答应着;

“唯!”

“族长放心就是,我们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所有人看看。”

“嗯不会叫你们失望的,都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读了那么多的书才想到这些方法,四个月后咱们就是天下农人的表率了。”

李钰说的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到不行,恨不得睡一觉起来就能收获,只有那一群老头凑合在一块不知道说些什么,随后还是那姓齐的老者开口;

“启禀郎君,这空出来的三分之一种植粟米大家都知道,可是粟米也不能年年都种的,今年种一次,明年就要空歇一年,以往大家种地的时候都是这样进行的,今年种这一块儿,明年种那一块,轮换着来进行,我等怕家主不知道这些,所以赶紧来说个清楚明白,好让家主心里有个数。”

李钰早就猜到这些人要说这些的,得意洋洋的卖弄着自己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