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1291 字 2022-08-27

皇帝一直想要加大朝廷对各地郡县的掌控,方便政令上下畅通,并慢慢的改变属吏自行征辟的传统。是故他才想将太学设计成基层官吏培养机构,以后衍生出来的科举策试也只考核选出吏员,而不是如其他朝代那般考核官僚。

按专业分科策试,明法科的学子只能去廷尉、地方刑曹从小吏做起、以政绩升迁,经济科的学子也只能去少府、大司农等处、同样以政绩升迁。

考核内容专业化、科目化,这与真正的科举考试大相径庭,反倒是皇帝借鉴了些后世公务员考试的制度。

坐于杨彪对面的五官中郎将杨众进一步解释说道:“你道陛下为何选中明光宫做太学?这不单单是陛下崇文之意,当年明光宫能容数千燕赵美人,地方宽阔,若是改建学舍,容纳万人也不是虚话。这上万太学生一旦学成、通过陛下的分科策试,朝廷必然要将其安置各署各地为吏,难不成还让他们做令、丞?”

“可此事未免也太……”杨懿依然有些不能接受。

“此事本无错处,无论是推崇教化、还是朝廷治理地方,陛下这么做都没有错。”侍中杨琦直截了当的说穿了杨懿的心思:“你觉得不能接受,无非是侵犯到了你自己,可你现在还不是太学祭酒。”

这话说的让杨懿羞惭不已,他只顾着低头谢错。

杨众是座中最精明狡猾的一个人,他突然笑道:“天下士子毕竟是慕经求义的多,哪有专学杂科的道理?等你莅临此位,无论厚此、还是薄彼,都大有文章可做。何必在这个时候伸言反对?徒让他人捡了便宜?”

东汉经学之风甚盛,多少人负笈求学,就是为了通晓儒家经义。这回太学开设各科,供学子选修,看似将明经与其他并列,其实最后选学哪一科的多些还不是一目了然?

何况自祭酒、博士、助教以下的教职人员谁不是鸿儒出身,立场天然的就倾向于明经。等到太学逐渐形成重明经、轻明法、经济等杂科的风气之后,皇帝再想拨动车轮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