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雁回敏锐,发觉赵允初有情绪,多少知道为什么,自己深刻反省了一下后,决定去辞职。

这倒不完全是为了赵允初,而是云雁回仔细思考了一下,别人看来他只是住了几天院,但实际上,他在大宋待了几十年,经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他,不是说不适合再做记者了,可的确能去做更有意义、现在的自己更想做的事。

云雁回提了辞职,只说是上次之后,身体就有些不好,领导提出把他调到清闲岗位也无果,再三确认是不是跳槽之后,无法勉强,只好放人。

云雁回自己辞了职,反而又给赵允初找起工作来。他看赵允初把时代了解得差不多,自己都能独自上街之后,就找认识的朋友,把他塞去做古董鉴定。

赵允初文凭都是设计方面的,跨行跑去做鉴定,一开始还颇受歧视。结果后来,云雁回拜托的朋友都惊了,跑来问他从哪里挖来的宝。

赵允初主要鉴定宋及以前的朝代的古董,也许他不懂现代的鉴定专业,可是他自有底蕴,能够从文化历史逻辑上进行鉴定,辨别正确率相当不错,主要是过程中展现的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让人吃惊。

而且据说他很气人,一些身价巨高的东西在他口中,这里也不行,那里不够好,好像不是在鉴定古董,而是在市场上挑脸盆一样……

那些人不知道,他鉴定的古董,搁一千年前,想上他们老赵家做个洗脸盆还不一定够资格呢。

等积累了一段时间经验,学习现代的鉴定方式之后,有一定认识之后,赵允初更是干脆自己收古董,再转手卖,鲜有走眼,收益可观。

至于云雁回,他竟是从特忙变成了“特清闲”,索性在家筹备起了写小说。

开封之旅让云雁回觉得,也许他可以把一些真正的历史细节,呈现在大家面前。思考再三后,他没有选择写论文,而是准备在网络上发表小说。

赵允初知道云雁回要写之后,也上网找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小说了解,还给云雁回出主意来着:“你可以叫《回到宋朝当王爷》,结合我们两个的经历。”

云雁回:“……”

然而琢磨了一下后,云雁回还真就顺着赵允初,用这做了文名。

小说发表之后,因为更新稳定,内容又细腻,“考据”翔实,人气蹭蹭往上涨。很多人都惊讶云雁回的更新速度,那个内容质量,能够日更九千字,简直就是业界良心。

有读者说:“一开始我以为是一篇普通跟风文,而且是跟得很没水平那种,看了才发现这其实是神作,强烈建议作者改名!”

还有很多读者都猜测云雁回是学历史的,但实际上,云雁回写那么多根本不需要考据,因为他就经历过。

云雁回把自己记忆中那个大宋,呈现在小说之中。随着小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进入了一些专家的视野,成为了鲜有的在普通读者与业界学者之中都受到高度好评的作品。

专业学者看完都说,这本书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无不经过严格考据,难寻错处,简直就像作者亲身经历过一样,很多地方甚至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参考价值,逻辑相当完美。

成功转型为职业作家的云雁回每天工作半天,赵允初的工作也属于不定期开张,有大量空闲,更给了两人腻歪的空间。

赵允初还承担起了给云雁回做书评管理员的职责,加上他自己也可以说是历史知识深厚,所以还能对读者疑问进行解答、探讨。

只是,有些内容他能应付,有些就很吃力了。

“雁哥儿,你看这条真有意思。”赵允初抱着云雁回在沙发上用手机刷书评区呢,突然把手机搁云雁回面前给他看。

这条书评是一位读者,在梳理历史上云雁回和赵允初的关系,试图从蛛丝马迹中证实二人存在超越友情的关系。

下面的回帖都是:“LZ还是回晋江去吧,这里不适合你。”

“我怎么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好好一本书,为什么,非要证明这俩是基佬,你们在各种耽美小说、影视剧里YY得还不够尽兴吗?”

“楼主头伸过来,吃我一板砖。”

偶尔也有一些支持楼主的回答,但是都被打成了腐女的幻想。

云雁回说:“你拿我的号回帖呗,这个楼主考据得还挺不错的。”

于是,赵允初就用云雁回的作者号回复了,开门见山肯定了一下“我认同楼主的观点”,然后就有理有据地为楼主补充了起来为什么说初云二人的确有奸情,洋洋洒洒,很是认真。

这下子评论区炸了,先是一批捕捉作者的,然后是一批目瞪口呆的,接着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大批CP粉围观,几乎想抱着作者喜极而泣,直把作者认为本圈新生大手。

在这男默女泪,一片魔幻之后,良久,那些窒息的男读者开始弱弱地发出声音:仔细看了一下作者的回复,发现他是认真的,而且考据得天衣无缝。根据作者一贯的水准、作风,为什么我现在开始相信他们俩真的有奸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