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吗?虽说有那么几次惊吓吧……

但是,他后来反复琢磨,自己这个水平能做探花,绝对离不开两大帮助。一个是事先就做过考题,另一个是他的开封府背景,否则,做前十名也就到头了。

“所以此行也要加油啊,发挥一下你的优势。”云雁回鼓励了一番葛云,又坐下来,拿着登州的资料给他分析了一下当地经济。

山东路农业经济复苏,登州却不以农桑为大头收入,当地玉石业挺发达,能采到不少玉石。而且登州密州等地靠海,很多商人打这些地方上岸。

师生二人就此进行了讨论,心里大致有数,其他有待葛云到了当地一探究竟。

……

不久后,葛云等三名进士启程赴任,开封府学师生在河岸畔、榆柳下为他们送别。

读书人们作酸诗多首,云雁回则送食物若干……

依依惜别之后,送走了他们。

古代的师生情谊比较深厚,云雁回和葛云,和其他学生,还有其他老师与学生们,都各有吩咐。

尤其他们都是寒门学子,许多老师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官场常识都一下子塞进他们脑子里。

到现在他们离开,老师们仍在叹息,觉得有些事没讲完,待他们到了地方万一过得不好怎么办。尤其是葛云,去的那样的重地。

“上次我还和小葛说呢,他的运气好。”云雁回说道,“而且人也很会来事儿,府学里办活动都少不了他,此番赴任登州,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忧。”

“既然逐风都这样说了,对他这么有信心,那我们也无须担心了。”有人哈哈笑道。

“唉,希望他真的有好运吧!”

——

这一边送走葛云,那一边云雁回又迎来了自己回归的马仔。

时光飞逝,一算来,当初前往鹤丘任茶案监当官的智生已经任满三期,因为成绩斐然,被调回京中为官,算是熬出头了。

这几年来,智生回来得比较少,他两个哥哥一开始在大相国寺打理云雁回和寺里合作的业务,后来又帮忙打理云雁回自己家的几个铺子。

一别六年,再次见到智生,云雁回家操办了酒席给他接风。

几年的工作让当年那个白白嫩嫩的和尚变得皮糙肉厚了,他在鹤丘时还经人介绍,与当地一个商户家的女儿成亲,这次回来也算是携家带口了。

那个商户之所以把女儿嫁给智生,除了看重智生的身份,也因为智生似乎特别会赚钱。

他也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但是无奈何所处的行业太暴利,借着那个平台,这几年都智生赚下大笔钱财。

——所以说智生当初怎么样也要去茶案啊,监当官虽然名声不好,可是赚钱是真的赚钱。

换了葛云,就算他是探花郎,在登州,算上各种默认的孝敬、俸禄,就算每天再给他捡块金子也捞不到这么多钱啊。

当然,这也是人各有志。智生当官,似乎一为家庭,二为自己赚钱的爱好,官府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平台。

回来之后,智生就置办了新宅,又带着妻子去城郊看园子。

智生的妻子张氏又惊喜又担忧,说:“咱家并非高门大户,置办这样一个花园,传出去会不会太过轻狂……”

她是很想要自己家的花园来,智生带她看了好几处地方,都极为好,尤其是现在看的这地方,是一片梅渚,据说原来的主人家之前就靠每年卖梅花为生。若是住在这个地方,简直要快活死了。

智生似笑非笑地看了张氏一眼,“谁说我买来是自己住了?”

张氏:“……”

张氏细想了一下,顿时就没趣了,“原来是要打点上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