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简笑呵呵地说,大家都是朋友那就好说话了。

经过一月路程,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底了。使团众人在使馆中休憩了两日,演练了一下礼仪。

云雁回利用这个时间,和赵允初出去逛了逛。

与辽使在宋国境内,都会有人监视一样,他们来到辽国,耶律袅履也一直跟在他们身旁,履行陪伴和监视的双重职责。

云雁回和赵允初有目的,他们在上京街上逛,主要就找那些卖马的聊天,打听谁养马养得好。

辽国畜牧业特别发达,养马养得好。而今年大宋也下了关于养马的新令,要增加马匹,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引进一下辽国发达的养马技术。

不过,这目的肯定没法光明正大说出来,所以他们借着机会私底下活动。

待打听到人后,便将情报交给使团中擅说辽语的人,教他私底下去结交,套些技术回来。

——与此同时,使臣们要去朝见辽国国君了。

辽国的国君辽兴宗,也就是耶律宗真设宴武功殿,宋使们便上殿拜见。主要是李行简来说说套话,把礼物给送了。

这礼单与往年大同小异,只是今年多了些新鲜玩意儿。

辽帝不拘小节,听到其中的礼物,便要现场看一看。

于是,李行简请人将东西抬了上来。

第一样与往年不同的,便是冲泡型的茶叶若干,与花茶吃法类似,却别有滋味。

第二样,则是一个大缸,里面是移植进来的甜瓜。这是桃之夭出品的,在温室培养的,又以缸养着途径千里之遥运到辽国来,不知道多稀罕。

既然是桃之夭出品,这甜瓜自然是长成了小娃娃模样。

兴宗好奇地从殿上走下来,近距离观摩这“甜瓜精”,“这,这是何物,竟宛如人形!”

兴宗的汉语说得很溜,云雁回在一旁偷看他长相。

本来离得近看不太真切,现在他走下来,便能看清了,年纪不大,与仁宗应是相当,两道剑眉浓黑飞扬,目光犀利,但是留了胡子,身形也高大一些,看上去就老成不少,不若仁宗清俊。

辽国有比较关注大宋风物的,便激动地说:“这个大概就是宋人的人参果了!据说它是吸收了天地日月精华,才能长成这个娃娃样……”

此人将桃之夭编的那些关于甜瓜的瞎话复述了一遍,兴宗还听得津津有味,“人参果,人参果,好,摘一个即刻送给皇太后,请她老人家吃了,也好延年益寿。”

众臣子听了,都露出艳羡、期待的目光……

这一缸里有好几个人参果呢,陛下会不会给赐给他们呢?

云雁回暗中感动,辽人真是太老实了,现在全世界也就他们管甜瓜精叫人参果了!

接下来,则是第三样不同的,那就是活生生的孔家班。

孔寄率了两名主演来觐见,兴宗也耳闻汴戏许久,极为感兴趣地请他们现场来上一段。

孔寄却说,这汴戏是戏曲结合,情景交融,需得梳洗打扮,将舞台布置好,方能为国主演上一出,否则,不完美的表演他们自己过意不去。

兴宗非但不怪罪他们龟毛,反而觉得这是大家风范,立刻命人在殿外搭乐棚,尽量还原舞台,到时广邀群臣,一起欣赏来自大宋最原汁原味的汴戏。

看过礼物之后,兴宗便请宋使们坐下来,喝酒享宴。

兴宗迫不及待地叫人摘下一个人参果,品尝一番。

那眉目宛然如生的胖娃娃给宫人小心翼翼地摘取下来,放到了兴宗手里。

兴宗捧着人参果又端详了半晌,想了半天,才在众臣关注的目光中,一口咬下半片“身躯”,呱唧呱唧咬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