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初非常怀疑地看着他,小时候雁哥儿虽然不场上蹴鞠,但是在场边会给他出些奇怪的主意,赵允初想问,却看到云雁回转身就跑了,导致他也无法继续纠缠。

仁宗正在给赵幼悟系上代表裁判的系带,虽然只是在场边做裁判,但是赵幼悟还是穿了一身“运动服”。云雁回注意到,今日这么大的盛事,庞后并未出现。

事实上,这一两年来,仁宗已经数次下旨斥责皇后了,铺垫得足足的。有传言说,仁宗最近还叫了翰林去拟旨,恐怕不多久,庞后就会正式被废了。

云雁回过来行礼后笑说:“公主今日做校正啊,不知规则可熟记了?”

赵幼悟紧张地道:“记得了,我还带了笔记。”

云雁回一看,赵幼悟宫中的宫女果然还帮她拿了一册笔记。

“雁回蹴鞠技艺如何?可会颠球?”仁宗颇有兴致地问。

赵幼悟也盯着云雁回看,在她看来,师兄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了。

“不会,”云雁回老实说道,“我三五岁的时候呢,从来不在外面嬉闹,不玩泥巴,不玩球,也不打架,是个十分乖的孩子哩。”

仁宗:“那大了后呢?”

这蹴鞠,又不是只有小孩子才会玩的。

“您是说我八岁的时候吗?那时候我又要开始养家糊口了……”云雁回目光沧桑地道,“给大相国寺打工为生。”

仁宗:“……”

他倒是忘了,此人小时候虽然考不了正经神童试,却不能不称之为另类的神童呢。

仁宗拍了拍赵幼悟的脑袋,“开始了,幼悟,去吧。”

那边比赛要开始了,赵幼悟被宫女牵着去了场边,坐上高椅,有模有样地盯着场内看。

赵允初站在场边指导,对面的指导是宫里一个蹴鞠很厉害的太监,所以赵允初一脸烦恼,若是输了,不会怪在他身上吧?可是他也不能上去帮踢啊。

“说到蹴鞠,我又想起来了。”云雁回一边看一边说,“官家,有哪个部门适合出面,办一个蹴鞠联赛吗?”

仁宗不太明白,“什么联赛?”

云雁回便解释道:“咱们可以出资,办一个淘汰制的比赛,从民间选出一些队伍来,进行蹴鞠比赛,每几日一轮,最后胜者可以获得巨额奖金。”

仁宗心中一动,“你接着说。”他直觉,后半部分才是戏肉。

云雁回又道:“想来那些蹴鞠高手都会参加比赛,每场比赛卖门票给万姓观赛,这是一个进项。然后还可以卖广告,就跟大相国寺的美食节一样,收钱挂广告,挂在场边可以,还可以印在队员身上……”

云雁回不过说了几句呢,仁宗就听得很是开心。

云雁回看仁宗开心,心知肯定成了,虽然到了南宋时,才有了专业的“蹴鞠俱乐部”,但是以这时候的群众基础,提前成立根本不成问题。

看民间那些蹴鞠艺人的火热,就知道市场很火红了。那些蹴鞠艺人是表演技巧的,倘若在联赛中,更能让观众热血沸腾。

“日后蹴鞠队可以职业化,相信会有各种效仿的民间比赛诞生,因此又可产生很多周边进项。”

看看现代足球的职业化,就知道这个产业链有多大了,会催生出很多职业来的。

而这个运动,又是十分积极,符合大众审美的,仁宗自己也爱看球,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爱好了,以往最多也就是皇家组织一下比赛,若是像云雁回说的那样职业化,可想而知观看性会提高很多。

更别提,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仁宗美滋滋地想了一下,“嗯,这是个大事,我想想交由哪个衙门来操持。”

“官家,那比赛场地要么放在大相国寺,要么放在蒲关泽哦,您懂的。”云雁回小声说道。

仁宗看了他一眼,给了他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