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莲看到这个,都喜欢得紧,决定打一套小点的出来,便是摆在家里做装饰也好。

云雁回一想,女孩子和小孩大概都很喜欢,干脆请莲姐多做一套,他便拿回去送给小老虎。

到此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仁宗已经调了将领去平僮族之乱,至于桂州苗人,虽说去僮族占据的地方需要经过桂州,但是目前还没传出来会不会连着一起搞。

如今的东京仍然是歌舞升平的,大众并没有被五岭之南的事情影响到。

云雁回便带着模型入宫求见了,巧得很,仁宗那里正在接见宗室,穷亲戚都喜欢打秋风,仁宗家的富亲戚可也喜欢打秋风呢,这都是拖家带口来找他解决就业问题的。

云雁回带着几个小太监把模型抬进来,那些宗室刚好也要被送出去,一群小王孙未来的公候之类的,看到后就突然暴动了,全都朝这边冲过来,生猛得很。

那几个小太监慌了,手里的东西一看就贵得很,这么精致,而且是要给官家看的,要是他们被撞倒了,岂不是完了。

“稳住,都稳住!”云雁回疾呼一声,然后舍身救已,往前几步,两手张开,挡在这群小孩面前。

只见五六个小胖墩往前跑,接二连三撞在云雁回身上。云雁回把所有人都捞住,然后自己也不堪重负,一屁股坐在地上。被小孩淹没,不知所措。

到这时,那些小孩的仆从才小跑着过来,把压在云雁回身上小孩抱起来。

仁宗在不远处看得差点把茶水喷了,站起来施施然走近,调侃地说道:“我看看,云小郎这是带了什么玩具来?”

弄那么大一个模型建筑群,漂亮得很,让这群孩子看到了,岂不是危矣?

云雁回面有菜色,爬起来拍了拍灰尘,行了礼,又看那群小孩看着他眼冒绿光,胆战心惊地道:“官家救命……”

这些小孩,唯有在体重和力道上可以与小老虎媲美,但是可想而知他们绝不会有小老虎那么甜。可见宗室中出了一个赵允初,果然是仅此一个的奇葩。

仁宗面带笑意,说道:“他是开封府的人,叫做云雁回。好了,都回去吧。”

云雁回:“……”

一干小王孙都被抱走了,向着云雁回投来依依不舍的目光。有了仁宗那句话,可想他们便知道日后去哪里找云雁回了。

云雁回都快要窒息了,“这不是饮鸩止渴么,官家,您应该叫他们自己回去命人做啊。”

仁宗板着脸道:“给你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不好吗?你给他们介绍匠人啊。”

云雁回:“……原来您是为了我好,真是太感动了。”

仁宗一挥手,那几个小太监就把沙盘搬了过来,放在桌子上。仁宗弯腰细看,那住房建筑群的顶楼是没盖的,可以看到里面的布局,还有小小的桌椅花瓶挂画之类的,做得十分细致,让人看了就想买房。

“好,不错,很有些巧思。”仁宗十分开心,“总算是让我有点好心情了。”

云雁回知道他肯定是为了广南的事不开心,听说那些僮族人还是很猛的。桌子一旁,摆着一大叠奏折,有两本摊开,不经意瞥过去,也都是广南的字眼。

云雁回便把图纸也拿出来,结合起来给仁宗介绍设计。

仁宗看得频频点头,最后指出了几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倒是不用大改,“这个东西就留在宫里吧,还挺好看的。”

云雁回早有这个准备,点了点头。

仁宗又叹了口气,“若是人人都像你一般省心就好了,桂州的一群废物,治州无力,还活生生将人推到那边……唉,人才不够用啊,可是……啧,广南,广南……”

云雁回没说话,虽然仁宗对着他说的,但显然是在自己发牢骚,没有要和他讨论的意思。这种军政大事,他没什么干货也不好乱插嘴。

不过,仁宗的只言片语,让云雁回有点明白,朝廷对桂州苗民还是想安抚怀柔的,他们和僮族那边不太一样。

而且,云雁回听到其中几个关键字时,倒是有了点灵感。虽然他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但是也许后世的制度能够给仁宗一些主意呢?

要知道,在宋朝以后,政府都是用土司制度来管理少数民族,从当地少数民族中选择有势力的头人,授其官职,管理本地,甚至有过土司得到重用,去他地为官平乱之类。如此,掌控力日渐提升,而这种制度,在宋朝只是有了一点雏形,大家只是摸到一点头绪而已。

云雁回借着要去上厕所,弄个些墨水和一根木棍,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句话。云雁回的硬笔字其实是很好的,比他的毛笔字要好得多,而且笔迹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