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先生

面色凝重,说实话,此刻李严心里说不慌是假的。毕竟他赴任秭归没多久,甘宁就率领水军攻占了鱼复,与他隔江对峙。原本紧张的局势,让李严已经开始戒严盘查起来。

后来刘阖来了说,刘范的益州一团糟,李严心里好不容易升起一丝情形,没想到现在就被这一盆冷水当头浇灭了。

李严不知道刘范的武略有多厉害,但他明白,此时刘范若要攻打秭归,必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因为秭归这座城,实在是内部空虚的太多。

默默看着刘范,李严并没有回答,许久,刘范才又终于开口,“实不相瞒,我此番之所以来秭归其实就是奔着正方来的!”

突然愣住,李严怔怔看着刘范,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刘范话中的意思。

而刘范也并没有让多等,直接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如正方所知,益州如今刚刚平定,州郡县百废待兴,而我又年岁太轻,无法吸引州郡中的世家豪族名士效力,所以,如今我益州可用的人才捉襟见肘。

而就在此时,我听麾下有人说,秭归县令李正方乃少有的干吏之才,却被刘景升用到秭归来做替罪羊。为了不让正方这等青年才俊明珠蒙尘,我便特意赶赴秭归一趟,想请正方随我一同回益州,我必让正方有一展所学的机会!”

说罢,刘范更是起身来到厅堂,朝着上方的李严长身揖礼。吓得上方的李严也赶忙起身回礼,方才不知刘范身份现在知道他就是益州将来的牧伯,李严还如何敢受他大礼。

只不过,李严虽然下意识的回了刘范的礼,但此时他的脑袋还是蒙的,因为他根本就想不明白,刘范为什么会特意为他来到秭归。即便不是为他,但能说出方才那一番话,也说明刘范是个求贤若渴的人。

而他李严空有一身才学,在刘景升这里却怎么也得不到重用,如今有了刘范这么好的君主,让他李严如何不心动。

然而心动归心动,李严也是有城府的人,当下,只见李严面露恭敬微笑,向着刘范道:“世子过誉了,严不过粗鄙书生,当不得如此赞扬的!”

再看刘范却是豪迈的挥挥手,看着李严面色认真道:“正方也莫要与我这般歉让,我知正方才干,此番也是特意为正方而来,若正方还算看得上某,就好生考虑一番,若是实在不愿,某也并不强求!”

神情逐渐肃穆,李严默默看着刘范,其实刚才他是想着与刘范三辞三让,学着其他名士那样提一提自己的身价,只可惜刘范似乎看重的并不是名气,而是他的才能,虽然李严不知道自己何事显露了才能让刘范知晓的。

恭敬向刘范揖礼,李严也没有托大,“世子能够专程为严,进入这秭归城一趟,严感激不尽!但严恪守本分,纵使投效世子也不愿用手中的秭归城作为晋升之资本!”

欣赏的看向李严,此刻,刘范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汉代读书人的骨气,“正方所言乃是常理,某前来秭归也并不是为了一城一地之事。说句狂妄的话,似秭归这等城邑,某翻手可下!”

肃然挺胸,听到刘范对秭归城这般不屑的言论,李严也终于相信,恐怕真的是自己某方面的才干被刘范看重了。

躬身拱手,表现的依旧不卑不亢,“严才能浅薄,能得世子如此重视实乃荣幸之至,不过言严还有数语想要询问世子?”

笑吟吟的看着他,刘范其实也料到李严会向他发问的,因为这是每个文士准备投靠新主公所必须确认的。毕竟,你也不知道这位主公将来会怎样,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位主公能否与自己有一样的三观和目标。

如果双方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么即便这位主公身上有瑕疵,他也会自动忽略的。

就好像荀彧他可以忽略曹操身上的任何缺点,只要他一直坚持匡扶汉室的理想,荀彧就会追随曹操的脚步一路走到黑。

然而很可惜,这对本应该名流青史的伙伴,最后还是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是荀彧不懂的理解容忍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