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伊甸计划

主脑:“不,我救了他们,我知道以人类的智慧很难理解,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我会将一切都告诉你们的。

一切要从核战爆发之前说起,人类各国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一切都预示着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战争即将展开。

为了让人类最后的火种得以保存,192工程被启动,许多避难所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起来。

当末日的火焰终于开始燃烧,一些残存的人类躲入了这些避难所里,这些避难所建立的初衷是让其中的人类存活到地表的核辐射消退,环境恢复,预期将在两百年后再次开启,回到地表重建人类的文明。

然而核战的规模超出了设计者的想象,核爆产生的强大的辐射风暴在地表肆虐,这股风暴持续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强大的电磁脉冲让避难所的电源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没有充足的能源,避难所的食物供应系统因此崩溃,储存的食物腐烂变质,用于出产食物的温室也无法维持运行,因此,我不得不按照程序启动了163号预案。”

“在战争氛围最为紧张的那些年里,人们设想了很多保存人类文明的预案,163号预案就是这样一个,它是由我的创造者——司徒弘文博士提出的,这个计划是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将人类的思想上传到里面,以另一种形式将人类的文明延续下去。

然而这个预案最终被否决,人类认为这样的文明是毫无意义的,但博士并没有放弃,他将相关的信息储存与我的资料库中,作为备用方案。

当灾难来临,这个避难所无法在维护人类的生存,我便意识到,世界已经毁灭,人类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而这个方案也最终派上了它的用场。

我创造了名为伊甸的虚拟世界,它将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比起维护整个基地的运转,运行一个服务器消耗的能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利用基地中残余的备用能量,再加上地热发电系统提供的微弱能量,这个服务器最少还能运行一两百年,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类来说,已经足够过完他们的一生了。

与其在现实中痛苦而徒劳的挣扎,不如在伊甸中过完幸福快乐的一生,这才是人类最好的归宿。”

三人听了,不禁顿感愕然,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想想如果换了自己会如何选择——还真不好说。

夏禹道,“可是那些大脑看起来很多都已经死了啊?”

主脑:“是的,人类的躯体毕竟脆弱,即便再怎么维护,也终究会消亡,但他们的意识已经被上传到了伊甸之中。”

夏禹又道:“如果伊甸真的如你所说的那么美好的话,那些人为什么还要挣扎逃跑?”

主脑:“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人类总是习惯于熟悉的环境,哪怕这世界已经衰败毁灭,他们依然眷恋这荒芜的废土,这毫无希望的现实。

他们恐惧未知的虚拟世界,却不明白那里才是真正的理想归宿,继续挣扎只能毫无意义的浪费资源,他们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活下去,然而根据我的计算他们的生还几率不到1,他们继续活下去只会浪费基地本就不多的资源和能源。

同时他们还有对伦理道德的执着,认为虚拟的世界并无意义,真实可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