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227 字 2022-10-20

哲别早已射光了数个箭壶,杀死了不知多少敌人。

而在他不远的地方,那个顽强的对手的旗帜,依旧在风中烈烈飘扬,两日间,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视线。

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哲别尊敬的敌人。

对方一直死死咬住他所在这个千人队,从来没有放松过,他们在潮水西岸转了无数圈子,好像有着默契一般,无法摆脱,也不愿摆脱对方。

在间或的碰撞中,秦国人骑兵那可怕的冲击能力,让哲别心有余悸,他们甚至能隐约看见,那个秦国将军挥刀纵马的英姿,几乎没有哪个勇士,能在对方挥舞的刀锋之下,存活下来,就像没有哪个秦国战士,能逃得过他的神射一样。

战事进行到此时,已经陷入令人无奈的混战,任何精妙的战术,在这样的纠缠当中,都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不光哲别明白,便是薛奴儿,也清晰的感觉的到,秦军正在渐渐占据优势。

这不光是因为,秦军将士的指挥体系,更加优良,也非是秦军将士显露出来的作战意志比敌人更加顽强,更非战术运用多么的得当。

最终的原因,是因为秦军的战马,更加强健有力,速度更快,冲击力更强,而且,秦军的皮甲,更加坚固耐用,防护更加周到有力。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蒙古人的箭矢,正在慢慢消耗干净,到了现在,甚至有的蒙古战士,已经开始捡拾地上的遗矢。

在这里作战的人们,无论秦军将士,还是蒙古人战士,其实都清楚,使用过的箭矢,便也无法保证精准。

尤其是,秦军使用的制式箭矢,和蒙古人用的完全不同,会让蒙古战士很难适应。

这也让蒙古人的优势丧失殆尽,秦军靠着更加锋利坚固的钢刀,正在逐步将胜利握在掌中。

在这样一个时候,其实只要战事一直持续下去,胜利的天平毫无疑问,将倒向秦军一方。

而秦军上下,也绝对不会让蒙古人将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像当年的金国人一样,被蒙古人用他们最为擅长的方式,用几天几夜,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拖累拖垮。

不过,当第三天,清晨的朝阳,从地平面上升起,将阳光散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