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120 字 2022-10-20

其实,在几年前种燧争夺枢密使之职失利之时,这种考量就有所体现,只是那会儿,皇帝陛下的心思,还在其他两家身上罢了。

所以,赵石想让种燧出京领兵,也算是一番好意,成武鼎革到了今天,政治立场什么的,有的时候已经无足轻重,皇帝陛下即便对种氏并无厌恶之意,有那么一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种氏下手。

如果种燧还在朝中,首当其冲者,必定是种燧无疑。

这样的一天其实已经不远了,张承这个枢密使做的很称职,虽然一直在努力摆脱着赵石的影响,一些事情上做的并不很得赵石心意,但无论眼光还是手腕上,都要比种燧稍胜一筹……

不过张承任职枢密使的时日已经所剩不多,到时张承卸任的时候,种燧几乎是天然的接任人选。

那个时候,皇帝陛下会很为难,赵石也将面临取舍,说不定,刀光剑影,便因此而起,与其那个时候纠结,不如趁早谋之。

不过,谋人容易,谋己却难。

种燧受家世所累,这辈子恐怕也难以再进一步了,而他赵石,却也为声名所困,其中之为难,外人如何知晓。

都说他晋国公党羽遍布朝堂内外,但这两年你瞧瞧,他不理政事,放手权柄,从皇帝陛下数起,再延及亲近友好,有哪个真心实意来到他面前,相劝几句?

多数都是不闻不问罢了,为的什么?还不是都想着,大将军赵石这个时候退上一步两步,也许对朝廷,社稷,乃至于各人更加有利?

这种事儿,讳莫如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当然,老大别说老二,赵石看的很清楚,却也自忖比旁人心善不到哪儿去。

像种燧这件事上,他也不是完全都存着善意。

如果种燧这次出京领兵,必然是一路偏师,面对的又是名将岳东雷,束手束脚,可想而知,再加上水土不服,除了精兵可以依仗之外,怕也就没什么了。

这么说来,地利人和皆不在手,战事艰难之处可想而知。

种燧用兵偏稳,这是赵石最放心之处,不过吃点苦头怕是在所难免,一旦有所失利,锋芒必为江善所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