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272 字 2022-10-20

枢密院群臣并没有盲目的乐观,考量到南方水网遍布,气候湿暖,不利北兵久战等等因素,才定下了这么一个方略,只等皇帝陛下点头,再议其他细节。

而所谓的细节,就是选将调兵,粮草支应等等问题。

显然,战争一旦开始,这毕将是一场军人的盛宴,许多人会在此战中脱颖而出,就像江善,还没出兵,就已经占据了主帅的位置。

一旦功成,位列公侯,名传天下,不在话下。

这对于每个将军,其实都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这只是对于大秦而言,而对于东宋,也许会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人物,后人也会听说他们的名字。

但在大秦军旅面前,必定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实实在在的功名利禄,只会属于胜利者……

这样的机会,对于赵石来说,也很难得。

但他明智的感觉到,这次盛宴中,缺少他的位置,虽然即便他身在京师,也能分上一杯羹,但相较于前方将士,必定有所失色才对。

所以,他在皇帝陛下这里,没有流露出哪怕一点想要领兵军前的意思,因为他明白,就算他说了,也不过是给皇帝陛下出了一个难题而已,顺便给皇帝陛下心里扎上一根刺之外,最终的结果,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既然如此,何必强求?

不过,他自然也有自己的主意,东边战事顺利的话,也许很快,机会就会出现……

他并不着急,也等得起,只是,希望江善等能不负众望,一战功成,不然的话,他这里可就不会再这么客气了。

皇帝陛下说了不少,也追问了一些细节,赵石也算是有什么说什么,但也没太当真,因为之后诸事,需要群策群力。

当皇帝陛下问到既然两路人马,另外派谁领兵南下的事情的时候,赵石也没客气,直接举荐了自己的大舅哥,枢密副使种燧。

这是当年的承诺在起作用,实际上,大秦将领那么多,选谁领兵,都有理由,种燧最大的优势,只在于他当过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至于战功才干什么的,能够被提出来的将领,又有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将才难得?

景兴年间,以及成武初年的一系列战争,大秦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