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989 字 2022-10-20

怎么变,才能合乎大秦的利益,怎么变,才能减少阻力,怎么变,才能让科举制度更加完美。

这个问题藏在大秦君臣的心里面,并没有集思广益,只是定出了大概的方向。

而这很简单,恢复唐制而已。

这无疑会减少朝廷的权威,让读书人目光更加开阔,这对朝廷而言,并不算一件好事。

作为统治者,大秦的君臣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也有例子可循,后周和南唐虽然日渐衰落,朝争不止,但两国的统治基础,却极为牢固,根源上,正是在科举之制上。

进士科,在唐时之位诸科之一,而今一家独大,弊端是有,而且非常之重,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读书人对朝廷的忠心,非是唐时可比。

什么是教化,其实这就是教化。

但在大秦诸般军政大事日新月异的今天,科举制度的好处,在大秦君臣眼中,便也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无论是成武皇帝陛下,还是以周仿为首的中书重臣,在这件事上虽有分歧,但却都有志一同的认为,改革科举之制势在必行。

人才这个东西,本来也不是几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可以决定的……

周仿失望的退下,没有开口呵责,其实已经算是他这人厚道了,其实在他心里,眼前这些读书种子,真的是丢尽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拉出个乡间老农了,可能都比他们有用的多,人家至少在田亩之事上,能精打细算不是?

就眼前这些人,给他们快田地,没人帮手的话,十有八九都得饿死。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罕见的在周仿脑海中掠过。

已经被考的焦糊的进士们,尽都傻眼,几个今科的考官,也都面如土色。

朝廷大变在即,风雨欲来的感觉,是如此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