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145 字 2022-10-20

下了马车,他紧了紧衣袍,早春二月,长安这里还余寒未去,离开温暖的车厢,顿时便会觉出早春的寒冷,不过即便身上微寒,他还是深深呼吸了几口早春的寒气,又伸展了几下手脚,才摆了摆手,示意老仆上去叫门……

这人身形颇为高大,一身袍服也看不出他的身份,但负手而立之间,不其然中,便能让人感受到那一身威势。

而这人,正是如今手掌长安府权柄,又为中书重臣的周枋周定庵。

这位朝中重臣,今年也才五十有一,是中书重臣中年岁最小的一位。

说起这位大人来,其人之经历可并不简单,当然,能坐到中书议政的位置上,又有谁的经历会简简单单的呢?

周枋,凤翔府人士,出身并不算好,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其父祖,皆为吏员,是官府中最底层的一部分人,很多时候,在读书人口中,更是可以称之为贱役。

到周枋成年,也正到了正德年间,大秦国势平稳,官吏清廉自守,所以周枋家中,算不得富足,却也绝谈不上贫贱。

周枋自小聪慧,性格刚毅,更兼读书有成,渐渐在乡间有了名声威望,这个时候,他的父亲眼见自家儿子如此出息,也就渐渐绝了让其子承父业的心思,任其一心求取功名了。

到了正德二十四年,周枋一鸣惊人,在那一年的大考当中,名列三甲,成为了读书人艳羡的探花郎。

这也是周枋宦途生涯的开始。

因父祖的关系,周枋自小便精于刑名之事,对大秦律条更是倒背如流,这在大考举子当中显然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而读书人喜好空谈,多精于诗书琴画,疏于实务的缺点,在周枋的身上也找不见一丝痕迹。

少年得意的喜悦在周枋这里并没有停留多少时日,年轻的他也并没有沉溺于纷扰而至的赞誉当中。

少年人有着自己的志向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金榜题名之后,周枋并没有被动的等待任职文书下到自己手中,也许,在旁人眼中,一任外任知县会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职位,但周枋无心于此。

孤身在京中奔走,在旧日同窗老师的帮助之下,周枋终于如愿以偿的进了刑部任职,从一个小小的刑部签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始了官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