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293 字 2022-10-20

到了长安县,殿前司禁军驻地,赵石和种燧两人陪着太子殿下,巡视了殿前司禁军军营,并设宴款待太子殿下。

安置了太子一行,赵石和种燧两人密谈了一番。

实际上,这个时候,殿前司禁军开拔,率兵去河洛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

秦川南路的殿前司禁军正在往长安县汇集,但这一次,在规模上,是远不如伐夏之战的……

秦川南路的殿前司禁军也刚刚经过西北战事,其中很多将士,已经驻守于西北,根本就未曾回转。

朝廷现在也没多少办法,只能暂定殿前司禁军轮番驻守西北,这个时间定在五年,和唐时的番上制度差不多,但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因为是新并入大秦的疆土,西北那里又是诸族混杂,民风彪悍,有些人估计,在十年之内,这样的军队调拨不会改变。

接下来的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移大秦百姓而驻之,而这也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也需要对西北汉民进行教化安抚,对西北诸族的策略更加直接,剿抚并用,和剿匪差不多。

至于其间众多的细节,以及最终的效果,身为大秦上将的两个人,都不曾有任何清晰的认知……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并不全是文人的自高之词,其中是有着道理的。

而现在种燧跟赵石商量的是,他想亲自带兵去河洛。

在这件事上,赵石劝道:“张大将军备战多年,一心东进,若你率殿前司禁军前去,张大将军定然以为你有争功之心,百般防范之下,难免分心于战事,一旦战事不利,很可能要将罪责推到你的头上。”

“再有,我若是张大将军,会命你驻守河洛,为大军留后,粮道在你手里不假,但责任在你这里,一旦河洛有事,立即挫动全局,功轻而责重,何以为之?”

可以说,这些年赵石南征北战,已经培养出了很好的大局观,说的也很明白。

这些道理种燧不懂吗?他自然是懂的,只是立功之心太切,又是中原定鼎之战,按捺不住功利之心罢了……

当然,其中也有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的位置渐渐尴尬了起来,他这位大将军坐镇长安县的日子还剩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