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229 字 2022-10-20

但最终,王佩比吴宁的下场还要凄惨,不但自己以谋逆之罪掉了脑袋,而且祸及九族……

折汇定罪,并给予的处罚,和大将军吴宁差不多,这当然是在折家不停奔走呼告的情形之下,做出的处置,若是换了大将军吴宁,就算不至于牵连家族,自己人头也将不保,但折汇却可以活下来。

大将军折汇贬为庶民,永不叙用,二十多年间,折家殁了一位大将军,两位大将军被贬为庶民,后起之秀折溪亡于河洛,这些对于折家这样的门阀来说,也是承受不起的重创。

可以说,折家彻底走向没落的开端,就此开启,在大秦越发昌盛的如今,折氏这样的大族门阀,却慢慢走向衰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但在这天下动荡的十几年间,折氏并没有抓住任何机会,它的衰落,早已种因于前,不过是现在才开始开花结果罢了……

对于折氏的处置一旦公之于众,那么对于西北镇军的改编也就即将开始了。

就像赵石想的那样,失去了最精锐的那一部分镇军之后,来自西北各个将门的挣扎和抗拒,便已微不足道。

数十年来,大秦军中最坚固的一块堡垒,就此分崩离析。

在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是折种两家,还是西北张氏,这些在西北镇军当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的世家豪门,都默不作声。

眼瞅着朝廷钦使往来于长安和西北之间,转眼中将西北镇军拆的七零八落,只剩下小猫两三只,还顽固的守候在西北镇军的残骸上,当起了押粮官儿。

当然,这其实是必然的一个结果。

随着大秦疆域的延展,以往守卫边塞的镇军士卒,已经渐渐成为扩张之路上的绊脚石,要么融入新的体系,在沙场上继续他们的辉煌,要么就像西北镇军一般,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彻底搬开。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殿前司禁军,朝臣们隐约感到了恐惧,景兴鼎革至今,殿前司禁军一直在膨胀,现在,他们的身影,已经遍布大秦各处。

而掌握着殿前司禁军兵权的殿前司指挥使种燧,这个时候终于感觉到了难受。

实际上,身为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的他,并没有多少调拨军队的权力,但身在京师之畔,名义上掌管着殿前司禁军的殿前司指挥使衙门,开始让许多人感到如芒在背。

当然,殿前司禁军前途到底如何,种燧说的不算,朝臣们依旧说了不算,殿前司禁军的变革,必定也伴随着无数的妥协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