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200 字 2022-10-20

但大将军重掌国武监,众人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一个年轻人嘟囔了一句,也正道出了众人心声。

“传闻大将军不喜世家子……看来以后要小心些了……”

第1333章 彩头

当年国武监承于武学,实际上,那个时候,大秦武学已然是名存实亡的状态,偶尔举行一次的武举,也与科举相差甚远,规模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举起武举,也不再是大秦论才盛会,而是世家子们在皇帝陛下展现身姿的场所。

照那样下去,武举其实将沦为和围猎差不多的一场集会。

而大将军赵石,正是借正德末年武举之机,一朝成名,之后领羽林左卫指挥使之职。

但那场武举,其实也是大秦武举自创立以来,最后的一次辉煌盛典了。

说起来,那次武举也有着它特殊的背景,当初正德末年,诸子夺位正酣,正德皇帝老迈,心中也已经有了继承皇位的人选,于是开始为继承者铺路。

于是,京军中一些将领,被正德皇帝找了由头,杀头的杀头,贬斥的贬斥。

也就有了那次武举,其实是选出人才来添补羽林军中空缺,不从外间或者京军中提拔,也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考量。

而这个时候,也正逢金国来使,使那次武举更为盛大,也多出了不少其他的色彩。

后来大将军赵石平蜀回朝,任羽林中郎将,又进言景兴皇帝陛下,续建武学,后来改为国武监。

国武监建立的初衷,除了当事之人,怕是现在没几个人知晓了。

但国武监从无到有,数载时间,在大将军赵石费尽心血之下,终于打下了根基,更为难得的是,大将军赵石在建立国武监之后,又创立猛虎武胜军。

两者相辅相成,不但成就了国武监的名声,而且,也成就了猛虎武胜军这样一支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