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530 字 2022-10-20

蒙古人这样的草原部族,若没有草原大部融合于其内,就算得了金国大片领土,也不会如另一个时空那般可怕,因为他的核心处,少了许多重要的组成部分,只如今的蒙古诸部,即便成吉思汗野心勃勃,最终也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实力罢了。

这般一来,大秦才可专注于中原战局,不惧大秦无暇旁顾之时,北方又有强邻崛起。

所以在他的算计之内,张培贤这里在两三年内,是动弹不得的,有他压着,张培贤想动也不敢动。

国武监洛阳分院,名字都是他想的……就算张大将军可能有所察觉,也不是走了这一步下来,朝廷那里会不同意吗,不会,国武监于大秦军旅,确为有益,而张大将军请设国武监,与赵大将军请设河东国武监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想来朝廷许多人不会拒绝这个消弱赵大将军于军中的威望的好机会的。

至于洛阳国武监能办成什么个样子,赵石并不太过在意,这个分院一旦设下,也就是说,国武监已经走出了天子脚下,与国子监无异,之后看的,还是国武监出身的将领们把握分寸的能力了……

其实,景帝时对国武监的忌惮,让皇帝大臣们都昏了头,将国武监牢牢限制在京师长安,天子脚下,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情。

若是在其他各处加设国武监分院,他赵石还真的能一手遮天不成?

但那近十年的功夫,却让国武监在壮大之余,很好的抱成了一个团儿,国武监出来的将领,清一色都有同窗之谊,更多数都以赵大将军的门生自居,渐渐的,他麾下的国武监将领也就占了多半。

因为其他人不敢用,不愿用,不能用,如此在景兴一朝,国武监壮大的虽慢,也屡有磕绊,却也不无好处。

而今就算朝廷上有些人纳过闷来,知道阻不如疏的道理,照长安国武监的情形,也早已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一个坚实的利益集团已经成型,之后不用他赵石发话,自然会有人跳出来维护国武监的利益,想来洛阳国武监那里,一定少不了长安国武监的一份,说不定为长远计,还要弄出些制约条款来。

之后送到的消息其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洛阳国武监教习,一多半儿都出自长安国武监,而洛阳国武监生员,必定要到长安国武监造册,并在长安国武监呆上半载,才可转到洛阳国武监继续进学,而洛阳国武监的山长,也必为长安国武监出身之人担任,如此一来,洛阳国武监其实真的名副其实,就是个分院罢了。

想要分离开来,可不容易的很呢。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赵石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微微一笑,心道了一声,果然不出所料,也就完了。

张大将军蠢蠢欲动,但金人议和,后周议和,加上赵石的牵制,一两年内,是别再想动弹地方了,张大将军或许会郁闷,但赵石大势已成,这个时候他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张大将军的郁闷也总归就是郁闷罢了,可以施展的手段并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