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068 字 2022-10-20

但这可一点都不好笑,也正是这一条,将孟珙给钉死了,至于其他什么欺压同僚,呼喝斥骂,如对奴仆,又有什么不纳善言,率兵轻出,致损兵折将,险致洛阳失守等等,就都不算什么了。

怯敌畏战,保存实力,居心叵测,这些话被文官们用老了的,身为武将,不出兵吧,就是这般,出兵吧,却又成了率兵轻出,轻启边衅什么的,遇到这种不讲理的,武将哪里还有活路?

这回可不是解职那么简单了,摄政王要推脱此战的责任,朝臣们要与武将们争功,还要帮着摄政王转移视线,又有前洛阳提点兵马,如今的枢密副使钱祖范等嫉其才干,又想争那枢密使之职,屡进谗言,而武将们也在眼巴巴的等着朝廷的奖赏,对于倒霉的孟珙,少有人会站出来说话,看不清风色吗?还当的什么官?

于是,腊月间,削夺孟珙官职,递解入京交有司堪问的旨意便到了洛阳,孟珙子孟青大怒,欲率人斩杀钦使,为孟珙所阻,许是已经觉察出,此次入京,恐怕要凶多吉少,遂将孟青召到面前叮嘱,让其辞官不做,到淮左乡下,护送孟氏一族往荆襄,投奔岳东雷。

孟青不从,执意护送孟珙回京,孟珙大怒,一个耳光过去,严令其回乡,孟青这才作罢,其实却是打起了径自去荆襄,找岳东雷为父亲说话的主意。

但两人都未想到,此次一别,却成永诀。

大雪之中,洛阳东出百里,在一间破旧的山神庙中,一杯毒酒入喉,一生征战,败敌无数,南击南唐,北抗女真,西抵西秦,忠直梗烈的一代名将,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去了,陪伴他的,只有一身伤痕,以及那几位居心险恶的钦使而已,后周名将,孟珙逝……

大秦咸宁六年腊月二十五,后周洛阳守将孟珙在递解进京之时,畏罪自尽,殁于道途,后周摄政王赵彦大怒,灭其九族,一力举荐孟珙镇洛阳的后周枢密使,太子太师李成谋也受了牵连,被贬于淮左,而枢密副使钱祖范也没得了什么好,赵彦恶其人太过阴毒贪婪,遂将其赶回了洛阳,仍任洛阳提点兵马一职,枢密使一职,却给兵部尚书陈大忠得了去,可谓是白捡了个便宜。

岳东雷力保孟珙的奏章姗姗来迟,对于屡立大功,在军中根深蒂固的岳氏一族,摄政王赵彦也忌惮三分,孟珙已死,岳东雷却不是孟珙,需善加安抚,晋其为枢密副使,太子太保,仍镇荆南。

到得岳东雷听闻孟珙死讯,郁郁寡欢数日,也就算了,毕竟孟珙虽与岳氏乃是世交,但孟珙本人与他却并无多大的交情,只孟珙之子孟青幸免,又知孟青乃难得的猛将,起了爱才之心,后派人去寻,却早已不知所终,到也算尽了心意,岳氏祖训,不得干涉朝廷政务,所以,便也罢了,连给孟珙洗雪冤屈的想法也没有的。

他却不知,此时此刻,黄河岸边,却有一衣衫破碎的青年瞪着被仇恨刺激的血红的眼睛,怨毒的盯着开封方向,发下毒誓,早晚有一天,他孟青会回到那里,斩尽仇人之头,饮尽仇人之血,以报这倾尽三江五湖之水也难洗清的血海深仇。

孟珙死讯传到潼关,张培贤唏嘘之余,却是大喜,对料事如神的江善又信重了几分,俨然便已对其如心腹爱将了。

潼关人事也变化了许多,王佩屡败,丧师辱国,被召了回京,不过为其说情的人不少,毕竟是朝廷仅有的几位大将军之一,这次出征,虽然败了两次,两次都是极惨,但说起来,其人才干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堪,第二次败仗吃的更是有些冤枉,其实率军两万,苦战一天,阻住后周援军十余万,杀敌无数,真较真起来,其实算得上有功无过。

只是败了毕竟是败了,罚肯定是要罚的,于是,罚俸一年,削夺其爵位,暂领殿前司禁军指挥使一职,以观后效,处罚的虽然算得上轻之又轻,但出去一趟,什么都没捞到,还成了败军之将,其中郁闷,也只有王佩自己才能真切的体会的到的。

之后兵部尚书李承乾自请到潼关阵前效力,景帝不准,朝议良久,最终大军副帅之职空悬了下来,三头变成了两头,谁也不知,这对于大军来说,是好是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