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214 字 2022-10-20

众人一听,有的撇嘴就想笑,再瞧枢密使大人的脸色,笑的有些勉强,暗道果然,这位年轻的大将军话头可真不软,撩拨的本事也不比旁人差了,真真是盛名之下无有虚士啊。

实际上,不管旁人怎么挤兑,这事跟赵石关系都不大,话语权更不在他这里,明讽暗讥了两句,也就过去了,最终这事还得枢密院与兵部合作掌总,其中多少的争权之举也牵涉不到他,他也只是琢磨着,在这次风波中,对于李金花的右卫到底有何利弊而已。

此事议完,已是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接着也没休息,众位大人们饮着茶水,便开始了下一个话题。

这次和赵石是彻底没关系了,乃是蜀中禁军编练事,这个是殿前司禁军副指挥使赵布宗的首尾,但大主意自然还是要朝廷来拿,其中还夹杂着团练裁撤等事,很繁琐,但火药味比方才还要浓上几分,因为和牵涉众多的京军相比,这里面的权力争斗才真正关乎于兵部与枢密院的根本,你那边说话大声一点,我这里自然就要少一点,所以自然是寸土不让,而最终的结果往往就如现在这般,两方平衡,各管职责所在,于是,妥协的产物也就诞生了。

说的有些笼统,但最终的焦点其实就在人事上,一个个名字从各人口中道出来,他们的命运就在这些大人的只言片语之间,这就是权力,对于男人来说,又怎能不诱人?

时间慢慢过去,赵石这里的茶水都已换了两遍,就更别说旁人了,最终,这事慢慢议结,而结果还要呈上御览,之后发下去,就是朝廷决议了,下面的人也不是没有说话的权力,不过多数不会再起什么波折的了。

等到枢密使大人目光转向他这里,赵石知道,正事终于来了……

……

“猛虎武胜军,军兵两万,步卒八千,骑军五千,其中轻骑四千,重骑一千,主战,猛虎斥候营两千,专刺探军情事,其余辎重营等,五千人,计两万军,其中武官,不需外间抽调,皆由国武监生员充任,不瞒诸位大人,此等建军大事,不可能一挥而就,以三年为限,三年之中,渐次成军……”

赵石这里只是笼统的照实叙述了一番,其实,在这之前,被定为猛虎常胜军的建军奏折已经递了上来,皇帝陛下御览之后,再转回枢密院勘议,这是个固有的流程,不需细述。

而这奏折到了枢密院,在场的大人们多数都已经瞧过了的,其中细节自然不用他多说什么,即为勘议,也就等着众人质询就是了,而这种质询也只是在框架和细节上,至于能不能建军?没看皇帝陛下已经亲口将番号都定下来吗?所以此时众人能做的,就是完善框架细节而已,驳斥御命,也不是不行,枢密院和中书皆有不受乱命之权,也就是说,皇帝陛下的诏书和口谕之类,不是不能收回或更改的,不过话说回来,那可不是一点代价都没有的,而在此事上……犯不着……

在座之人,皆都明白今日议的事情里面有这一桩,但临到头来,却还是忍不住,将复杂的目光不断送给正在侃侃而谈的这位新晋大将军,得胜伯。

“好了,众位大人也都览阅过奏折才对,陛下圣明,钦赐猛虎武胜之名,期望之殷,无庸本官多言,而赵大人,身负平蜀之功,实乃我大秦不可多得之良将,以赵大人练兵之能,陛下可以安心,我等也无可以质疑之处。

然新立之军……自先帝一朝至今,只此一桩而已,所以难免疏漏,众位大人若有何良策,尽管直言无妨,想来兹事体大,就算赵大人年轻若此,也不会嫌我等老朽在旁指手画脚,定然不厌巨细,为我等解惑才是。”

这话一说,气氛松了一些,多数人脸上还露出了笑意,皆是暗自佩服枢密使大人所言得当,既言明了此中利害,话里又不软不硬的说的明白,让众人畅所欲言,不用顾忌太多,当然,也兼顾了年轻的得胜伯的脸面,虽只短短一句话,这等玲珑心思,却还是让人佩服的很的。

而赵石如今为人处世也非是昔日可比,随即拱手道:“多些枢相大人夸奖,赵石愧不敢当,诸位老大人之才,非是赵石可以企及,若有训导,赵石洗耳恭听便是,解惑两字,万万不敢当的……”